期刊文献+

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语言曾经历了一场相当深刻的变革,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汉语书面语不仅完成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型,而且初步具备了现代性的特点。当然,"五四"前后中国文学语言的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它其实是一代代作家薪火相传,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验逐步完成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进步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它由众多作家通过个人探索累积而成。
作者 张卫中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ZW11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陈明编《丁玲论创作》第499—502、57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 2[5][6][7]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4页、255页、254页、28页.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