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空间”形成的社会条件及价值意蕴——基于我国民国早期历史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国家和社会关系结构中"公共空间"理论,实质在于揭示政府与民众的政治生活,即社会通过公开的讨论与批判而形成公共舆论,从而强化国家活动的民主色彩,它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力量变化状况及国家政治制度民主性,并赋予公民充分的政治参与权利及保障。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最早进行了民主的政治实践,那么那段历史时期围绕公共事务的治理,是否具备了多主体参与政治和批判的公共场域?本文力图根据公共空间理论,剖析民国早期不同政治势力的历史活动,及有利于公共空间形成的政治条件,得出民国时期的"公共空间"雏形已经初步形成的结论,并揭示它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
作者 武建强
出处 《求索》 CSSCI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Seeker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课题 10SZYB2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德]哈贝马斯著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 2[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谢亮生等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4、489页.
  • 3.《西报记者记孙逸仙之革命谈》[N].《时报》,1912年4月5日.
  • 4《政府公报分类汇编》第36号,第1、2页.
  • 5.第1版“本馆专电”之香港3月9日电[N].《时报》,1926年3月12日.
  • 6张玉法.《民初政党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19编),商务印书局1986年版,第176-180页.

共引文献160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