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QT离散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机,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测量其中医辨证各证型中QT离散度变化,其结果显示:1.QT离散度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确实有一定变化规律,即虚证和虚实夹杂组明显大于实证组,虚证组中各证型变化规律为气虚证组>阴虚及气阴两虚证组>阴虚证组。这个结果表明,QT离散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
唐巍
翟铁军
于壮
机构地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QT离散度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2
1
董文芳 刘家骏 曹玉山.心气虚证的血动力学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3):36-38.
2
谭达人 吴式枢 高肇基 等.冠心病"阴虚"病人血液流变性的初步观察[J].中医杂志,1981,(8):31-31.
同被引文献
235
1
李晟,程丑夫,陈晓阳.
冠脉造影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4-6.
被引量:9
2
杨徐杭,汶医宁,魏敏慧,严惠芳,郭小青,韩丽萍,殷鑫.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49-1650.
被引量:25
3
彭桂阳.
加味参麦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4,20(4):14-15.
被引量:3
4
曲淑珍,张云泰.
QT离散度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现况[J]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7,6(3):24-26.
被引量:2
5
吴辉,于扬文,吴伟,黄衍寿.
116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及病因分析[J]
.江苏中医药,2004,25(10):30-31.
被引量:27
6
张兰凤,王阶,衷敬柏,王永炎,杨保林,荆鲁,许军,刘剑刚.
冠心病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6):444-446.
被引量:20
7
吴凤兰.
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关系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05-806.
被引量:3
8
刘德桓.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中草药,2000,31(12):927-929.
被引量:4
9
李越华,肖沪生.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之间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8-999.
被引量:36
10
盖凤昌.
益气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61-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朱明军,王永霞.
冠心病中医辨证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72-75.
被引量:1
2
杜廷海,朱明军,王永霞,朱翠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新思路[J]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32-1634.
3
张琳,于鑫婷,徐浩.
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与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578-581.
被引量:36
4
史凤磊,杨红英.
QT离散度的中西医浅述[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2):131-133.
被引量:1
5
唐巍,孙加源,刘立.
QT离散度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中药对其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01,18(5):10-12.
被引量:2
6
尹克春,罗翌,刘涛.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研究概况[J]
.中医药信息,2002,19(1):2-4.
被引量:3
7
殷佳,宋彦奇,潘晔,高杉,高树明,杨凯伦,艾乐,杨瑾,李琳,于春泉.
基于临床文献探讨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J]
.中草药,2017,48(4):798-802.
被引量:10
8
吕芳芳.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QT离散度关系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178-2179.
被引量:5
9
宋萌萌.
冠心病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2615-2617.
被引量:4
10
唐晓玲,唐敏.
中医药对QT离散度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2):30-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阿依娜西·热哈提,李刚,范亚茹,何鹏元,韩轶.
新疆地区冠心病中医证素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1,39(2):119-122.
2
张以昆,韩景波,岳桂华,王强.
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116-117.
被引量:11
3
陈一清,吴礼胜.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54-656.
被引量:19
4
杜廷海,朱明军,程江涛,王永霞,朱初麟,韩景辉.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电信息相关性的初步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8-9.
被引量:5
5
江巍,林宇,吴焕林,胡佳心,陈秋雄,林冬群,陈晓伟,阮新民,黄春林,邓铁涛.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597-599.
被引量:16
6
杜廷海,朱明军,王永霞,朱翠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新思路[J]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32-1634.
7
李军,王阶,李海霞.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研究概况与展望[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59-1661.
被引量:11
8
张琪,张奕民,薛蕾.
冠心病心阳虚证与心肌不同步运动的相关性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7,39(2):21-22.
被引量:2
9
杨丽,刘海涛.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QT离散度相关性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52-152.
被引量:1
10
潘涛,陈晓虎.
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指标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406-408.
被引量:2
1
史书芝.
耳鸣医案[J]
.中国针灸,1994,14(S1):275-275.
2
巩雪,徐亮,陈守强.
十二导联远程监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251-252.
3
修理“发电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J]
.长寿,2008(10):43-43.
4
沈晓燕,冯东福,朱志安,楚胜华.
风力发电机叶片打击致渔民颅脑伤11例临床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14(6):371-372.
被引量:1
5
黄东.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研究[J]
.中外医疗,2009,28(4):20-21.
6
常丽丽,姚树坤,任锡玲,赵英丽,李光耀.
单纯性肥胖者白天和夜间自主神经变化特征[J]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1):878-879.
7
母建华,肖永俭.
电针耳穴心区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及心功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0(6):32-36.
被引量:2
8
刘治国.
不吃饭,劲头从哪儿来?[J]
.健身科学,1999,0(2):45-45.
9
徐丽英,邢福泰,王红宇.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1002-1003.
被引量:16
10
金学万,郁乃祥.
仙人掌中的胰淀粉酶激活剂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5):298-299.
中医药学报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