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枣庄方言儿化读音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枣庄方言中的儿化读音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与普通话相同的卷舌元音,另一种是特殊的变韵现象,即平舌元音。这两种形式交叉存在,层次叠置,体现了枣庄方言语音的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表明了语音在内部与外部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规律。
作者
张凯
机构地区
枣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关键词
枣庄方言
儿化
变韵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亓海峰,曾晓渝.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J]
.语言科学,2008,7(4):382-39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咸菊.
山东明水方言的儿化现象[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91-92.
被引量:2
2
方梅.
北京话儿化的形态句法功能[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2):5-13.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4
1
汪国胜,刘大伟.
汉语方言的“儿类”小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2):106-114.
被引量:3
2
赵日新.
山东、河南方言的[ι Y]类儿化韵——兼补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J]
.中国语文,2022(1):56-71.
被引量:2
3
魏梦洋.
河南方言中的谓词变韵现象研究[J]
.殷都学刊,2023,44(3):113-124.
4
支建刚.
论官话方言中子变韵的合音成分[J]
.语言研究集刊,2018,0(3):317-3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9
1
陈凡静.
滕州方言音系[J]
.文教资料,2008(28):254-256.
被引量:3
2
忌浮.
《韵助略集》与十八世纪初叶的山东长山方音[J]
.南开语言学刊,2004(2):103-108.
被引量:2
3
张凯.
枣庄方言中农村常用词语本字考释[J]
.农业考古,2009(6):166-168.
被引量:2
4
王森.
郑州荥阳(广武)方言的变韵[J]
.中国语文,1998(4):275-283.
被引量:29
5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
山东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7(4):243-256.
被引量:103
6
贺巍.
济源方言记略[J]
.方言,1981,3(1):5-26.
被引量:40
7
王希文.
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的枣庄方言词汇[J]
.方言,1991(4):278-282.
被引量:2
8
陈淑静.
河北满城方言的特点[J]
.方言,1988,10(2):103-112.
被引量:20
9
李荣.
国际语音学会关于国际音标的说明[J]
.方言,1987,9(1):1-14.
被引量:10
10
林焘.
北京官话区的划分[J]
.方言,1987,9(3):166-172.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2
1
袁舒.
枣庄方言研究的思考——兼评《枣庄方言研究》丛书[J]
.枣庄学院学报,2018,35(6):52-58.
2
赵日新.
山东、河南方言的[ι Y]类儿化韵——兼补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J]
.中国语文,2022(1):56-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赵日新,朱玉柱.
从“子”缀“儿”缀的消长看Z变韵的性质[J]
.中国方言学报,2023(1):26-43.
2
张竞文,乔秋颖.
邳州话共时音变中的儿化现象[J]
.语文学刊,2023,43(4):36-43.
1
郭春香,李日.
蓬黄长方言中的“儿化”现象探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0(12):25-27.
被引量:1
2
肖萍.
宁波腔普通话说略[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26(4):13-17.
被引量:1
3
徐薇.
小议“小熊儿”的儿化读音[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3-124.
4
王文卿.
太原话儿尾使用情况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05-107.
5
李明.
“儿化”浅谈[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1):57-66.
被引量:5
6
岑运强,周弘博.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说不容否定——与沈怀兴先生商榷[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33-36.
7
岑运强,周弘博.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说不应否定[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23(3):95-98.
8
张文霞.
历史语言学视域下语言发展变化的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2):76-78.
9
李玉琂.
也谈语法和修辞结合[J]
.当代修辞学,1990(3):13-14.
被引量:1
10
游汝杰.
吴语语法的历史层次叠置[J]
.语言研究集刊,2005(1):30-53.
被引量:4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