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二恶英的分子结构、毒性及危害 。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同被引文献275
1 韦平英,侯美珍,莫德清,周亶.环境中二噁英及其控制、降解技术[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2):34-36. 被引量:2
2 仲维科,李翔,李淑娟,储晓刚,邱月明.食品中二噁英的超痕量分析[J] .检验检疫科学,2004,14(4):13-15. 被引量:4
3 AI TaoTao1,WANG Fen2 & FENG XiaoMing1 1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China,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Al_2O_3/TiAl matrix composite in air[J]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52(5):1273-1282. 被引量:3
4 朱纯熙,何芝梅.无废砂排放的有机酯水玻璃砂工艺及旧砂再生设备[J] .铸造,2004,53(8):623-625. 被引量:4
5 徐旭,严建华,岑可法.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相关理论模型[J] .能源工程,2004,24(4):42-45. 被引量:39
6 易红宏,宁平,郝吉明,杨皓.制氨厂尾气中CO的变压吸附提纯[J] .环境科学,2004,25(5):31-36. 被引量:4
7 刘晓勤,马正飞,姚虎卿.变压吸附法回收高炉气中CO的研究[J] .化学工程,2003,31(6):54-57. 被引量:12
8 杨春,储少岗,姚渭溪,徐晓白.水和废水中多氯联苯(PCBs)的测定方法及进展[J] .环境科学进展,1993,1(3):36-44. 被引量:14
9 赵小莹.空分产品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J] .低温与特气,2004,22(5):1-6. 被引量:6
10 严建华,马增益,彭雯,李晓东,李建新,岑可法.沥青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4):730-733.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32
1 胡建人,何芝梅.铸造工艺和型砂对环境的影响[J] .铸造,2004,53(12):1035-1039. 被引量:4
2 刘劲松,刘维屏,罗瑜,高亮,钟光剑,李国刚.炉排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气中二噁污染状况及存在问题[J] .中国环境监测,2005,21(4):46-48. 被引量:3
3 胡红伟,刘彪.二噁英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产生与控制[J] .安徽化工,2006,32(2):58-59. 被引量:7
4 孟宪林,吕晓莹,沈晋.医疗废物焚烧中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J]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4):32-35. 被引量:11
5 钟瑾,朱庚富.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J]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3):56-60. 被引量:14
6 高招,李立清,李海龙,郜豫川,张剑峰,唐琳.变压吸附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 .化工环保,2007,27(3):236-239. 被引量:3
7 马靖,丁蕾.REMPI-TOFMS用于焚烧过程二恶英的连续监测[J] .光谱实验室,2008,25(1). 被引量:3
8 强艳艳,王晓,栾小丽,时应征.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方法初探[J] .电力环境保护,2008,24(5):18-20. 被引量:3
9 柏杰,沈锋,顾晓成.循环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的优化与节能降耗[J] .能源技术,2009,30(1):64-66. 被引量:1
10 陈东河,吴笑梅,樊粤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性质及其环境影响评价[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19(5):6-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51
1 孙毅.生活垃圾焚烧与钢铁生产中二恶英排放比较[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2(3):67-69. 被引量:5
2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环境样品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10(7):79-122. 被引量:13
3 张传秀,张培.钢铁工业废气中的二恶英[J] .环境工程,2011,29(S1):153-156. 被引量:4
4 胡建人,何芝梅.铸造工艺和型砂对环境的影响[J] .铸造,2004,53(12):1035-1039. 被引量:4
5 顾文娟,沈晓丽.环境激素二恶英致癌作用机制探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27-27.
6 王艳,张书廷,张于峰,王洋,邓娜.城市生活垃圾低温热解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1):62-67. 被引量:24
7 张宇,邓娜,周欣,李新国,张于峰.城市垃圾焚烧中二噁产生机理与控制[J] .环境卫生工程,2005,13(3):37-40. 被引量:7
8 陈静,张于峰,邓娜,刘志凯,周欣,李新国.医疗垃圾热解气化的原理[J] .煤气与热力,2005,25(11):15-19. 被引量:6
9 胡红伟,刘彪.二噁英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产生与控制[J] .安徽化工,2006,32(2):58-59. 被引量:7
10 马洪亭,张于峰.PCDD/F从头合成的影响因素和抑制方法[J] .化工进展,2006,25(5):557-562. 被引量:8
1 戴世明,吕锡武.镉污染的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3):63-65. 被引量:49
2 孟宪林,吕晓莹,沈晋.医疗废物焚烧中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J]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4):32-35. 被引量:11
3 曹向禹.含联苯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染料与染色,2012,49(4):52-55. 被引量:8
4 宿华,刘巍.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的理论分析[J] .东北水利水电,2002,20(10):47-49. 被引量:3
5 何佳.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汞污染的来源及其防治[J] .环境科学导刊,2014,33(3):36-38. 被引量:4
6 邱宇平,肖小雨,盛光遥.三丁基锡污染物的环境吸附行为研究进展[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38(5):473-47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