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启超道德思想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改造国民道德是梁启超伦理思想的根本任务。在具体展开对中国旧道德进行变革和重构时,梁启超采用对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化和对西方道德价值的批判性引进两种方式,即梁启超所谓的"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为近代中国新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启蒙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
陈文
机构地区
武夷学院政教部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梁启超
淬厉
采补
道德思想
现代阐释
分类号
B25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梁启超.梁启超文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
2
南冰.
“淬厉”“采补”“而新之”——梁启超文化思想主流简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1):31-44.
被引量:4
3
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道何由[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
4
梁启超.梁任公在上海南洋中学之演说.东方杂志,.
5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十七卷.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
温克勤.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梁启超的道德继承论浅识[J]
.道德与文明,1998(4):39-40.
被引量:3
7
徐曼.
梁启超伦理思想述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8):15-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刘亮红.
论梁启超的传统道德观[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39-40.
被引量:1
2
孟永.
毛泽东新人思想理论依据考释[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8-14.
被引量:2
3
黄伟亮.
梁启超廉洁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95-98.
被引量:1
4
李成晴.
从《白香山诗集》未刊批点看梁启超诗学思想的转向[J]
.文艺研究,2019,0(4):47-57.
被引量:3
5
张娜.
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看梁启超后期思想之变化[J]
.理论学刊,2019(3):106-113.
被引量:1
6
侯杰,林绪武.
省思与超越——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之探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4(3):112-1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方维保.
变与不变——读《梁启超传》[J]
.中国图书评论,1998(4):33-34.
被引量:1
2
郑园珺.
梁启超的善变与不变[J]
.学术研究,2003(12):104-107.
被引量:2
3
郑师渠.
梁启超的爱国论[J]
.河北学刊,2005,25(4):174-183.
被引量:5
4
陈泽环.
梁启超论儒家哲学——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4):175-179.
被引量:4
5
吴蓉.
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2):83-86.
被引量:6
6
陈来.
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52-71.
被引量:29
7
陈来.
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以其孔孟立教论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2):5-14.
被引量:7
8
邓名瑛,王根.
梁启超塑造新民的道德路径及其现代启示——基于《新民说》的探讨[J]
.道德与文明,2019,0(4):60-68.
被引量:3
9
陈来.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J]
.文史哲,2020,0(1):5-23.
被引量:58
10
周炯.
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刍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3):93-9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罗克全,李嘉奇.
塑新德 造新民——梁启超民德培育思想的批判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35(8):74-80.
1
陈泽环.
《新民说》的当代意义——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6.
被引量:1
2
高京平,张婕.
《新民说》中新民建设途径研究[J]
.装备制造与教育,2016,30(3):75-78.
3
黄仕军,王忠春.
论“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智慧及现代性转化——兼评科技理性于人的发展[J]
.齐鲁学刊,2002(1):28-33.
被引量:13
4
孟宪清.
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看马克思哲学的二重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34-40.
被引量:1
5
杨武金.
“墨学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职大学报,2009(1):14-15.
被引量:2
6
封德平.
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现代性转化[J]
.理论导刊,2014(12):37-41.
被引量:6
7
刘浔.
庄子异化问题浅探[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B12):99-101.
8
温克勤.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梁启超的道德继承论浅识[J]
.道德与文明,1998(4):39-40.
被引量:3
9
田芳.
从庄子“道”学意义浅谈异化现象[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28-29.
10
李粉艳.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J]
.新西部(理论版),2010(8):110-110.
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