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际空间对青少年的异化作用浅解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任何一门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总带有对人的异化作用,把问题聚焦在技术的异化作用上,不是持悲观的立场,而是把技术作为人的本性拓展的实践平台,希望能在这个平台的运作中提出建构的意见。
作者 赵海燕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Journal of Hebei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师欣.网络心魔[N].南方周末,2005-03-03.
  • 2陈茜.互联网对当代人文化认同的影响[M] //竺培芬.网络传播研究: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 3[英] 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 4[美] 贝斯特(Best.S),凯尔纳(Kellner,D.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5[美] 沃纳.赛佛林(Werner J.Severn).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 6[荷兰] 约西.德.穆尔.欢迎来到赛博空间——讨论人类历史的另一种可能[DB/OL].闫玉刚,译.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2004-08-25.
  • 7[美] 沙利文(Sullivan H.S).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M].韦子木,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 8[美] 伯特(Burger.J.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 9马多思.中科院心理学专家称网络成瘾者智商低于常人[N].北京晨报,2005-01-24.
  • 10[美] 约翰.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