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被引量:1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体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作为实指符号本身并不会"说谎","谎言"来自使用语言说话的人。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隐喻"作为语言修辞意味着语言的图像化、虚指化,即语言脱离实指功能、变身为图像(语象)隐喻,从而滑向虚拟的文学空间。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并行而不悖,语言实指和语象虚指的交互变体而成就了文学。
作者 赵宪章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8,共11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759

引证文献118

二级引证文献3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