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诚信观念与道义原则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诚、信两字,都有诚实不欺之义,可以互训。二者的区别在于,"信"略重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践履一面;"诚"则着眼于反身自成的人性实现和人的本真存在之完成一面。在"诚信"这一概念中,二者表现出一种诚中形外、内外一体的整体意义结构。忠信或诚乃是人成就其德性的途径和根据。人际交往中的讲信用、重然诺、诚实无欺,必建基于人的真实的德性成就和存在的完成,才能实现其作为"诚信"的本真意义。儒家对"诚信"的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种道义至上的伦理原则。儒家的"诚信"论强调的是道德的自身价值和自身目的,而拒斥对道德行为之外在功利目的性的理解。今日中国社会要重建诚信道德,宜去除政治意识形态私见,注重唤醒人心内在的天德良知,由此逐渐在整个社会挺立起道义至上的至善价值原则,此其所以端本正源、深根固柢之道。
作者 李景林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4,共6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先秦主流价值的奠基与变迁"(项目号:10J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39

共引文献1434

同被引文献50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