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悬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感染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设置“悬念”呢?
作者 刘沛
出处 《神州》 2012年第9期256-256,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