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审美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众文化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已经波及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但是在分析受大众文化影响的大学生审美姿态时,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背景和人的成长阶段来进行分析,把审美批评建立在对时代的生活时尚和美学风格的把握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大众文化抑制了大学生的审美发育,而仅仅强化和突出感官刺激功能,大众文化的审美影响需要在廓清当代大学生审美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
鲁晶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学生
审美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西美尔.《时尚的哲学》,第13页,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页.
3
尹鸿.
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J]
.天津社会科学,1996(2):76-82.
被引量:72
4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36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6页.
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共引文献
263
1
曹培鑫,薛毅帆.
“保卫文化”: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批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2):173-186.
被引量:3
2
秦桂平.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多重范式[J]
.探求,2022(3):87-94.
3
徐岿然.
论大实践视野的信息理性与科学发展的系统思路[J]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2):38-42.
4
赵宁宁.
电视剧宣传推广策略研究[J]
.电影评介,2008(19):71-72.
被引量:3
5
安燕.
“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9-102.
被引量:21
6
曹旭.
平凡的视角,非凡的深度——《非诚勿扰2》的大众化审美取向[J]
.长城,2011(12):184-185.
7
刘水平.
作为媒介文化的大众文化[J]
.云梦学刊,2004,25(4):38-40.
被引量:2
8
禹建强,李永斌.
对媒体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J]
.国际新闻界,2004,26(5):40-45.
被引量:17
9
西部生态建设应以移民工程“执牛耳”[J]
.瞭望,2002(40):23-24.
10
王宁宁,周静.
大众文化:从现代到当代[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58-59.
同被引文献
11
1
吴刚.
“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4):9-17.
被引量:13
2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1.
3
张世洲,谭琦.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刍议[J]
.教育探索,2008(10):122-123.
被引量:4
4
张胤,张燕萍.
对高校学生文化本真状态的一次实证发现及其解析[J]
.教育与现代化,2009(2):51-58.
被引量:8
5
郝有隽,水永强.
高等院校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12-113.
被引量:6
6
郑敏燕,朱培松.
大众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0):144-146.
被引量:3
7
傅才武,陈庚.
论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6):105-110.
被引量:11
8
王岳川.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9.
被引量:9
9
章盈.
作为隐形课程的高校音乐欣赏课[J]
.艺海,2014(6):152-153.
被引量:1
10
耿达.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转型与机制创新[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42-14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侯慧庆.
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经典教育问题与思考[J]
.科技视界,2015(23):23-23.
2
马军红.
文化视域下高校隐形课程建设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9):155-157.
被引量:7
3
吴洪富,谢泽银.
论高校与社会的文化互动和协同创新[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8(4):8-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韦颖,聂广龙.
隐性课程建设视角下徽商文化与绿化提升融合实例研究[J]
.纳税,2020,0(3):172-173.
2
郭王梅.
隐性课程管理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
.科教导刊,2023(6):32-34.
被引量:1
3
吴晨.
基于全程育人的隐性课程建设探究[J]
.江苏高教,2019(4):83-87.
被引量:19
4
第五太卓,郭宪.
陕西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125-132.
被引量:1
5
王雯,邱家俐.
“活教育”理论下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探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0):19-22.
被引量:2
6
胡杰.
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隐性课程研究[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2):225-228.
7
彭永康.
重要他人:中小学隐性课程不可忽视的育人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23(14):20-23.
8
张弘弢.
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南北两所高职院校校训的文化类同与缺失[J]
.语文学刊,2016,36(8):151-153.
1
吴家荣,陈建设.
论审美批评[J]
.文艺研究,2008(8):158-160.
被引量:2
2
王既澎.
思念的感觉[J]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2011(6).
3
田立新.
不应让关爱伤了自尊——回应《为什么他拒绝关爱》[J]
.思想理论教育,2009(6):91-92.
被引量:1
4
许春燕,魏大为.
宗教与青少年的关系研究述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31-33.
被引量:1
5
常欢.
为何而设计?——谈当代设计与消费文化[J]
.美苑,2009(6):72-73.
被引量:1
6
爸爸育儿正能量[J]
.爱情婚姻家庭(中旬),2014(4):94-95.
7
阿成.
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笔录[J]
.大众心理学,2003(1):23-24.
8
Richard Rende.
爸爸应该具备的正确育儿方式[J]
.父母世界,2014(5):34-34.
9
高明乾,高桦.
内隐态度(攻击性)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之实验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1998,0(1):28-32.
被引量:3
10
刘海军.
美的守护者——沈从文审美批评论略[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7(4):66-70.
社会科学战线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