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纵观中国的文化史,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便是世人所称的隐士。例如,梦蝶的庄子,悠然南山下的陶渊明,才高八斗却打铁为生的嵇康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吴彦昭
机构地区
衡水学院分院文学系
出处
《学园》
2012年第4期31-31,共1页
Academy
关键词
隐逸思想
孟浩然
文化史
陶渊明
隐士
诗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1
宁松夫.
论孟浩然隐逸思想的成因[J]
.襄樊学院学报,2004,25(4):78-82.
被引量:5
2
柴菊修.
试论孟浩然的仕与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22-124.
被引量:1
3
吴顺乐.
孟浩然隐逸思想探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3(6):104-10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孙俊姝.
古代隐逸文化与孟浩然的仕隐思想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3):131-133.
1
郭荣梅.
略论魏晋南北朝隐逸现象及隐逸诗[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1):80-82.
2
井延京.
论亦隐亦仙现象[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3):124-130.
被引量:1
3
潘江艳.
魏晋文学中隐逸现象的文化价值探析[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24-26.
4
查正贤.
唐代隐逸与诗歌研究[J]
.中文自学指导,2007(5):19-20.
5
蒋波.
秦朝的隐逸现象及隐士政策[J]
.河北学刊,2013,33(4):55-59.
被引量:2
6
范功.
元末隐逸现象的文艺透视[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5):88-90.
被引量:1
7
吴云,董志广.
两汉魏晋隐逸之风的消长及其意味[J]
.北方论丛,1991(6):54-60.
被引量:1
8
方良.
简论汉唐间士大夫隐逸之风[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7(3):50-53.
被引量:1
9
牛贵琥,师莹.
论元代后期隐逸现象之特殊性[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1):16-22.
被引量:2
10
李春辉,王继增.
道教与初盛唐文人的隐逸之风[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5):54-56.
被引量:1
学园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