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土经济》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Territori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6
-
1黄钟.南水北调,可能的后果[J].南风窗,2007,0(1):20-23. 被引量:3
-
2钟水映.调水与调人:人口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另外一个视角[J].人口与经济,2004(6):55-59. 被引量:2
-
3余映雪.水商品化、市场化的再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6,13(11A):61-62. 被引量:2
-
4王学渊,韩洪云,邓启明.水资源“农转非”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对河北省兴隆县转轴沟村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30-137. 被引量:15
-
5郭海晋,王政祥,邹宁.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J].人民长江,2008,39(17):3-5. 被引量:14
-
6于静洁,吴凯.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9,31(9):1493-1497. 被引量:20
-
7黄晶,宋振伟,陈阜,张海林,孔箐锌.北京市近20年农业用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5):103-108. 被引量:24
-
8叶敬忠,孟英华.土地增减挂钩及其发展主义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10):43-50. 被引量:49
-
9陈文科.转型中国水危机的多维思考[J].江汉论坛,2013(2):63-70. 被引量:5
-
10汪恕诚.水权和水市场——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J].中国水利,2000(11):6-9. 被引量:223
-
1张建全.中线调水工程水源水质的保护[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2(6):7-8. 被引量:3
-
2马万里,王新民.龙羊陕水电站的建设及其运行效益分析——流域“龙头”大库应优先开发[J].青海水力发电,1996(2):1-7.
-
3巩平福.布料机系统在南水北调混凝土箱涵施工中的运用[J].红水河,2012,31(1):19-22.
-
4巩平福,王玉焕.布料机系统在南水北调混凝土箱涵施工中的运用[J].青海水力发电,2011,0(1):12-14.
-
5李娟.重庆三峡库区人地矛盾浅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5,5(3):15-18.
-
6张黎明.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的质量管控[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7(3):26-2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