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新理解合作博弈概念:内涵和理性基础
被引量: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流博弈论根据是否存在强制性协议来定义一个博弈是否属于合作博弈,但这种定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反差。其实,合作博弈更应该从博弈结果来进行界定,实现最优的合作结果的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同时,基于这一定义,就需要探究人类的行为机理,基于这一行为机理将过程理性和结果理性统一起来。
作者
朱富强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9,共10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1143)
关键词
合作博弈
协调
过程理性
结果理性
为己利他
分类号
F01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0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9
1
汪丁丁.《何谓“社会科学根本问题”:为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论丛序》,金迪斯和鲍尔斯.《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2
麦克米伦.《国际经济学中的博弈论》,高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3
泽尔腾.《策略理性模型》,黄涛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07、307页.
4
海萨尼.《海萨尼博弈论论文集》,郝朝艳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9、306、302页.
5
Schmidt,C.,“Paradoxesof Rationality in Decision-MakingTheory,”IEA Conference Volume Series,vol.114,(1996),pp.49-777.
6
萨格登.《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方钦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7
叶航.《导读:被超越的“经济人”与“理性人”》,载汪丁丁等编.《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来自桑塔费学派的看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8页.
8
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5页.
9
Simon,Herbert,A.,From Substantive to Procedural Ra-tionality,in Spiro Latsis(eds),Methodolodical Appraisal in Econom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10
雷斯曼.《保守资本主义》,吴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共引文献
3
1
龚蔚红,周光辉.
法治治理民主失效的政治基础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8):181-186.
被引量:1
2
朱富强.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行为特性:互惠合作[J]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18.
被引量:7
3
赵汀阳.
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3):5-1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80
1
何晓芳.
大学治理场域中的资本、惯习与关系[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112-116.
被引量:15
2
谢薇,罗利.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3):14-18.
被引量:12
3
王先甲,全吉,刘伟兵.
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与合作机制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S1):82-93.
被引量:155
4
崔浩.
布迪厄的权力场域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启示[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
被引量:22
5
崔卓兰,蔡立东.
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J]
.法学研究,2002,24(4):64-73.
被引量:104
6
李军林,李岩.
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发展[J]
.经济学动态,2004(9):79-85.
被引量:30
7
朱晓燕,王怀章.
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J]
.青海社会科学,2005(1):135-138.
被引量:57
8
张建英.
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J]
.理论探索,2005(2):36-37.
被引量:68
9
曲振涛.
论法经济学的发展、逻辑基础及其基本理论[J]
.经济研究,2005,40(9):113-121.
被引量:45
10
陈资灿.
沪深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J]
.中国物价,2005(12):49-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4
1
胡源.
产业集群中大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合作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08-112.
被引量:23
2
宋衍涛,刘哲希,宫钰.
博弈论视域下的西方政治冲突与合作理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13-18.
被引量:2
3
唐勇.
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校企合作理性研究[J]
.广西教育,2013(3):63-65.
被引量:6
4
汪争平,管苹苹.
从合作博弈视角探讨中国股市改革[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3):74-80.
被引量:1
5
朱云平.
产业集群内企业科技创新的合作博弈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4,14(2):45-48.
6
万君,全力,顾新.
基于合作博弈的知识网络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2015,33(10):32-35.
被引量:5
7
朱晓阳,邵亚斌,姜殿玉.
考虑联盟形成过程的合作博弈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9):125-129.
被引量:1
8
方孟孟.
“囚徒困境”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4):68-70.
被引量:1
9
邓翔,瞿小松.
温室气体减排联盟及其稳定性分析——基于博弈论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25-32.
被引量:1
10
刘静.
合作博弈理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7(9):67-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宋良杰.
高职校企合作匹配博弈及机制优化[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4):15-21.
2
赵子云,陈晖.
“双一流”建设学科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建设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36):11-14.
3
叶晓力,徐培鑫.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实践现状及其制度反思——基于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招考制度的文本分析[J]
.湖北招生考试,2022(6):4-9.
4
张亚明,刘海鸥.
协同创新博弈观的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模型与策略[J]
.中国科技论坛,2014(1):34-41.
被引量:41
5
李佳馨,林莉,郭辰.
多元化主体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博弈[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62-65.
被引量:5
6
徐建中,赵伟峰,王莉静.
基于博弈论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关系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4(7):161-171.
被引量:27
7
王俊倩,卢星名.
基于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6):107-108.
被引量:4
8
李玫,芦杨.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优化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1):86-88.
被引量:3
9
岳鹄,朱怀念.
协同创新背景下珠三角科技资源共享策略的博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4):54-58.
被引量:3
10
俞学伟,季晓芳,陈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9(1):44-48.
被引量:8
1
周业安.
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2):32-38.
被引量:50
2
肖斌.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行为经济学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2006(7):23-26.
被引量:13
3
杨晓莉.
宏观经济学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J]
.现代营销(下),2016(9):107-107.
4
崔彩霞,赵喜仓.
程序理性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协调性[J]
.商场现代化,2008(27):289-289.
5
许振宇,沈慧迪.
网购消费行为中的“有限理性”问题[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37(4):69-74.
被引量:5
6
董昕,于泽洋.
探究生育行为的经济学内涵[J]
.商,2013(11):271-271.
7
柳欣,吕元祥,赵雷.
宏观经济学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13(12):15-23.
被引量:24
8
潘如虎.
过度投资背后的地方政府行为机理研究——以对开发区过度建设的分析为例[J]
.浙江金融,2007(4):33-33.
被引量:1
9
朱富强.
主流博弈论的思维缺陷:行为指导和现象解释的审视[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1):116-121.
被引量:1
10
朱富强.
真实世界中的“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内涵及其合理性[J]
.改革与战略,2010,26(8):15-22.
被引量:7
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