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福斯特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联结”主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清楚地认识到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英国中产阶级的思想困境,诊断出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独特的"联结"观念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福斯特的"意大利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为切入点,探讨其"联结"观的意义,并指出这一观点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下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张倩倩
机构地区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12年第2期27-29,31,共4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联结
含义
缘起
载体
反思
跨文化交际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Forster.E.M.Two Cheers for Democracy[M].A Harvest BookHarcourt,Brace&World,Inc.New York:1951.
2
Forster.E.M.The New Order,New York:Harper and Row,1949.
3
董洪川.
走出现代人困境:“只有沟通”——试论福斯特小说创作中的人学蕴涵[J]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1-67.
被引量:17
4
Bradbury,Malcol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1878-2001)[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5
E.M.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M].巫漪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
6
章国锋.
哈贝马斯访谈录[J]
.外国文学评论,2000(1):27-32.
被引量:19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阮炜.
《霍华兹别墅》中的文化人与生意人[J]
.外国文学评论,1991(2):16-2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09
1
王天祥,刘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困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1-15.
被引量:32
2
朱琪,何善秀.
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思想根源[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1):135-138.
3
王祖友.
后现代交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解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4):116-117.
4
姜涛.
法学通说: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401-421.
被引量:2
5
沈桥林.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法学思考[J]
.东方法学,2010(3):22-32.
6
朱茜.
政治正当性来源的转换——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8-10.
7
翟婷婷.
交往理论视域下和谐社会的构建[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84-86.
8
冯道军.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J]
.求索,2014(8):112-117.
被引量:4
9
徐世博.
技术理性的反思——论《圣洁百合》中的科技伦理观[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44-150.
被引量:2
10
彭泳,杨冬梅.
传媒改革:以观念战胜观念[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2-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丁建宁.
《印度之行》的诗性和乐感[J]
.外国文学,2001(3):58-62.
被引量:5
2
爱默生 傅凡 译.自然沉思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63.
3
王佐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
E.M.福斯特《莫瑞斯》[M].文洁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
Summers,Claude J.Gay Fictions:Wilde to Stonewall[M].New Yn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1990:78.
6
E.M.福斯特.印度之行[M].杨自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
区林,何昌邑.
《莫瑞斯》:福斯特艰难的同性恋探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4):131-135.
被引量:4
8
宿桂艳.
福斯特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意蕴——以《印度之行》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4):193-194.
被引量:3
9
周霞.
福斯特《印度之行》“联结”意蕴新探[J]
.长城,2013,0(06X):160-1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宿桂艳.
论福斯特小说的人文关怀意识[J]
.柳州师专学报,2014,29(3):25-28.
1
张倩倩.
浅谈爱·摩·福斯特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特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5):120-122.
2
张丽.
《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主题探析[J]
.现代交际,2011(3):93-94.
3
于艳玲.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有机融合——谈福斯特小说《可以远眺的房间》的写作手法[J]
.理论月刊,2004(5):127-128.
4
袁晓燕,胡凌海.
爱·摩·福斯特笔下的女性形象[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3):18-19.
5
周梅,曹慧慧.
福斯特小说中的爱情、婚姻与友情[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61-63.
6
丁建宁.
《印度之行》中的统一性[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60-62.
被引量:5
7
袁方.
梦幻和现实的纠葛——解读凯瑟琳·安·波特笔下女主人公的精神困境[J]
.青年文学家,2013,0(17):62-63.
8
雷文彪.
论福斯特小说的艺术张力——以《印度之行》为例[J]
.河池学院学报,2013,33(1):35-39.
9
骆文琳.
福斯特小说中的婚姻与人际关系[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118-120.
被引量:5
10
张鹏.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内在矛盾及其小说的“联结”主题[J]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3):25-30.
黑河学刊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