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法中的扒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扒窃行为不应当全部犯罪化。刑法中的扒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在车站、码头、商场等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作者
詹勇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关键词
扒窃
情节严重
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场所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9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陈丽平,李吉斌.“扒窃”行为是否入罪存争议[N].法制日报,2011-01-07.
2
杨兴培.
“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应对[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4(2):59-66.
被引量:20
3
劳东燕.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39.
被引量:516
4
郎胜.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19(2):149-160.
被引量:60
5
劳东燕.
危害性原则的当代命运[J]
.中外法学,2008,20(3):399-418.
被引量:40
6
邱勇.“扒窃”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N].检察日报,2011-04-18.
7
张伟珂.扒窃独立成罪仍需细化[N].人民法院报,2011-04-02.
8
黄祥青.如何认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N].人民法院报,2005-09-21.
9
李震山.从公共场所或公众得出入场所普设监视录影器论个人资料之保护.东吴大学法律学报,2004,.
10
黄太云.
《刑法修正案(七)》解读[J]
.人民检察,2009(6):5-21.
被引量:161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黎宏.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J]
.法商研究,2004,21(4):91-99.
被引量:32
2
储槐植,张永红.
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说起[J]
.法学研究,2002,24(3):87-99.
被引量:171
3
齐文远,周详.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新论[J]
.中国法学,2003(1):122-129.
被引量:28
4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94-108.
被引量:158
5
薛晓源,刘国良.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4-55.
被引量:454
6
张小虎.
犯罪概念形式与实质的理论建构[J]
.现代法学,2005,27(3):129-137.
被引量:7
7
李晓明,陆岸.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重在从“罪刑法定”视角观之[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6):37-46.
被引量:8
8
黎宏.
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J]
.法商研究,2006,23(1):99-107.
被引量:46
9
劳东燕.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39.
被引量:516
10
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共引文献
791
1
喻海松.
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的样态与规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41-54.
被引量:83
2
甄航.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样态变更及其刑法应对[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3):110-125.
3
彭文华.
《刑法修正案(十二)》视角下贿赂犯罪的罪刑关系及其司法适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128-143.
被引量:8
4
兰楠.
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37-53.
被引量:2
5
崔志伟.
人本法益观及其指导下的行政犯之实质解释[J]
.中财法律评论,2020(1):213-238.
6
黎森予.
我国死刑威慑力的实证检验——以走私罪和盗窃罪死刑废止为契机[J]
.刑事法评论,2022(2):364-404.
7
刘祎,张晨.
刑法的象征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衰颓[J]
.中国宪法年刊,2019(1):33-48.
8
柴宝勇,石春林.
论党内法规的政策性及其识别[J]
.社会主义研究,2023(4):90-102.
被引量:1
9
陈晓虹.
论偷、逃税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立法协调(上)[J]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2021(1):209-265.
被引量:1
10
王若思.
职务侵占罪法益观的重塑——以信赖利益的刑法保护为出发点[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2):157-1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李震山.从公共场所或公众得出入场所普设监视录影器论个人资料之保护.东吴大学法律学报,2004,.
2
邱勇.“扒窃”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N].检察日报,2011-04-18.
3
陈丽平,李吉斌.“扒窃”行为是否入罪存争议[N].法制日报,2011-01-07.
4
阮齐林.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129.
5
扒窃5元坐牢半年[N].温州晚报,2011-11-08.
6
扒窃是否一律入刑?各地执法标准不一引争议[N].检察日报,2011-09-14.
7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4个月,各地处理小额扒窃案做法不一[N].法制日报,2011-08-31.
8
张明楷.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问题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11(8):2-13.
被引量:145
9
孙璐.
关于《刑法修正案(八)》中扒窃入罪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9):83-84.
被引量:6
10
刘艳红.
情节犯新论[J]
.现代法学,2002,24(5):77-82.
被引量:96
引证文献
1
1
杨静.
扒窃行为认定的困境及出路[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0-24.
1
华都.
“扒窃入刑”引争议[J]
.政府法制,2011(19):33-33.
2
刘慧萍,张晓梅.
试论认定抢劫罪的几个难点问题[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69-70.
3
李建国,李文军,周起华.
浅析“入户抢劫”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8(1):84-86.
被引量:5
4
李钢.
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抢劫并非都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论处[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z2).
5
侯国云,陈丽华.
有关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3):33-35.
被引量:8
6
现代化码头[J]
.中国工运,2015,0(4).
7
何仁.
浅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J]
.法律适用,1999(8):10-11.
被引量:2
8
刘泽江.
扒窃行为的特征与认定刍议[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9):60-62.
被引量:1
9
张凯乐.
扒窃行为的立法规制及其防治对策[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8):83-84.
10
李阳.
浅议扒窃入罪[J]
.大观周刊,2012(13):40-4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