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仲景用药组方之规律原则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经》之组方理论为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透过经方配伍可以看出仲景对《内经》所述“君臣佐使”、“七方”、“气味阴阳配伍”、“升降浮沉”、“反佐”等经旨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并以此构建了特有的方药配伍理论体系。经方组成,精明简练,配伍恰当,药少效宏,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其价值永盛不衰。
作者
郭文娟
机构地区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3期8-9,共2页
China's Naturopathy
基金
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技自选项目(项目编号:20091137)
关键词
仲景
组方
《伤寒杂病论》
经方配伍
律原
用药
《内经》
君臣佐使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蒋明.
药物的规律性组合研究及其方剂学意义[J]
.中医杂志,2006,47(4):243-246.
被引量:7
2
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与经方创研优势[J]
.中医杂志,2006,47(11):806-807.
被引量:9
3
赵厚睿,姚建平.
论方证之“证”的特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74-7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宋建平,任周新,崔姗姗,孙红光,李瑞琴.
柏叶汤、泻心汤对脾胃虚寒胃出血模型血清NE、DA及5-HT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57-59.
被引量:7
2
李瑞琴,崔娜娜,陈虹.
柏叶汤与泻心汤对脾胃虚寒胃出血模型的止血及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3):122-123.
被引量:8
3
陈建萍,吴伟康,张敏生,唐铁军,韩峰.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1):1-4.
被引量:34
4
于友华,王永炎,赵宜军,程昭寰.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4):219-222.
被引量:57
5
王阶,张林国,孟淑环.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799-801.
被引量:32
6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复方配伍实验研究的问题与展望[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1):51-54.
被引量:10
7
范颖.
试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J]
.江苏中医药,2003,24(4):9-11.
被引量:6
8
蒋明.
《金匮要略》脾胃病证辨治思路与规律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37-140.
被引量:5
9
罗苏群,蒋明.
《金匮要略》温中助阳方组方用药思路与规律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47-14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4
1
蒋明.
物质基础担当方剂研究主体时机未至论[J]
.江苏中医药,2007,39(8):16-18.
2
侯长劼.
试谈经方在临床的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3):11-12.
被引量:1
3
郭文娟,烟建华.
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19-521.
被引量:3
4
宋玉明,张良登,张月,逯阳,张吉.
基于中医学“方证相关”内涵治疗运动神经元病[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7):6-8.
被引量:6
5
郭文娟,烟建华.
药物组合结合病机理论探索证内涵的新思路[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6):374-375.
被引量:5
6
郭文娟.
谈《伤寒杂病论》之方药特点[J]
.中医杂志,2012,53(6):461-462.
7
杨威,赵国平,黄妍丽,姜洮洮,何健.
基于《伤寒论》中石膏配伍特征探讨张仲景用药特色[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304-1306.
被引量:3
8
陈伟炜,林佳,冯尚源,黄浩,陈冠楠,俞允,林多,陈荣.
中药光谱分析研究进展[J]
.激光生物学报,2015,24(1):25-30.
被引量:5
9
路广林,张秋霞,郭华,李献平,张宁,周刚.
聂惠民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概述[J]
.现代中医临床,2015,22(5):4-7.
被引量:8
10
徐满成,何新慧.
张仲景针灸治疗特色及学术思想探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8):1013-1015.
被引量:3
1
夏建华.
经方治验举隅[J]
.甘肃中医,2010,23(5):49-49.
被引量:1
2
汪栋材.
论经方配伍之反佐[J]
.江西中医药,1999,30(4):41-42.
被引量:2
3
许经川.
经方临证心得3则[J]
.中医杂志,2009,50(S1):10-11.
被引量:1
4
张秀胜,吴明华.
良药葛根的临床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6):5-7.
被引量:7
5
牛菲.
探讨调气法在经方配伍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4):400-401.
被引量:6
6
杨运高.
论经方配伍的几个重要问题[J]
.国医论坛,2005,20(1):4-4.
被引量:1
7
徐雪明.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和施治原则探讨(附62例分析)[J]
.颈腰痛杂志,1997,18(3):193-194.
被引量:1
8
贺松其.
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治疗的用药原则探讨[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2,3(10):942-943.
9
宋昳星,郭长青,杨爱年.
针灸用于AIDS的优势与治疗原则探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3):165-168.
10
任清良,皮兴鸥.
试论仲景组方用药的阴阳配伍[J]
.四川中医,1990,8(12):6-8.
被引量:4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