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司法认定——以裴某为首的犯罪组织为样本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法律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致使司法实务中在理解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上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对一个组织是否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判断是一种法律判断,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并不影响该组织的实际性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维持结构稳定的要素或纽带既可以是团体的纪律,也可以是组织者、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以及组织产生、分配的利益。对其经济实力特征的认定,不宜对立法解释规定的"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作狭隘理解。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违法行为的理解,应紧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侵害客体和本质特征,即限于扰乱公共秩序,包括扰乱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出处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9

  • 1周良沱.《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载李忠信主编.《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 2《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南方周末》,1996年1月12日.
  • 3刑法第294条第2款.
  • 4庄永康.《关注前沿问题,寻求治理良策—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检察日报》,2002年5月21日.
  • 5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6刘宪权,吴允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9页.
  • 7张穹.《关于“严打”政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检察日报》,2001年7月23日第3版.
  • 8何秉松.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J].政法论坛,2001,19(1):61-73. 被引量:41
  • 9张筱薇.《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及其议定书解析[J].犯罪研究,2003(5):74-8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7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