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系与理论逻辑的相同及不同方面,理论指导的必要性与现实诸因素的合理对接和恰当掌握,对象的发展变化与理论的前行延伸,实践主体的素质与可控及调整,实践过程的计划与验证都将提上考察研究议程。这会使认识的发展更接近事实。只有还原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人的需要和价值判断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现实社会生活才能走出理论困境而使人们的实践被重视。
作者 刘强
出处 《前沿》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卷第3节1095-5,第6卷第5节1110-5,第10卷第9节1179-35.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126.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第10卷第9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79-35.
  •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第6卷第5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10-5.

共引文献65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