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微企业集群式成长--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1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中原经济区”战略。本文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发展途径比较,认为中部地区应不断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微型企业发展力度,走集群式成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作者
石玉萍
蒋洪杰
赵静
机构地区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技成果》
2012年第6期19-21,24,共4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关键词
小微企业
集群式发展
中部崛起
发展
模式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9
同被引文献
16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1
林丽仙.
与时俱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之比较[J]
.发展研究,2006,23(4):46-47.
被引量:1
2
平新乔.
FDI在中国的分布、市场份额与享受的税收优惠[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18-27.
被引量:13
3
刘艳.
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22-25.
被引量:56
4
李二玲,李小建.
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J]
.经济经纬,2007,24(1):66-70.
被引量:43
5
李小建,高更和,李二玲.
公共政策供给不均与中部地区发展[J]
.中州学刊,2005(5):37-40.
被引量:8
6
李二玲,李小建.
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J]
.人文地理,2006,21(1):60-64.
被引量:24
7
王建优.
产业聚集的特征、成因及类型[J]
.当代财经,2003(1):109-111.
被引量:32
8
盖文启,朱华晟.
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10):25-30.
被引量:114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王缉慈.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
.地理学报,2004,59(z1):47-52.
被引量:116
2
曹子坚.
从社会公平的层次看社会不公平的累积与放大——对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的一种认识[J]
.甘肃理论学刊,2002(2):32-36.
被引量:5
3
李新春.
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29-33.
被引量:40
4
郭利.,И.
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位规律[J]
.地理译报,1994,13(3):27-35.
被引量:6
5
徐国弟.
关于发展中部五省区域经济的几个问题[J]
.开发研究,1994(5):28-30.
被引量:1
6
李小建.
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地理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1-4.
被引量:5
7
李小建,高更和,李二玲.
公共政策供给不均与中部地区发展[J]
.中州学刊,2005(5):37-40.
被引量:8
8
贺灿飞,梁进社,张华.
区域制造业集群的辨识——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J]
.地理科学,2005,25(5):521-528.
被引量:28
9
江小涓.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
.经济研究,2006,41(3):4-14.
被引量:83
10
胡树华 左继宏.中部正在塌陷[DD/OL].http://www.central-inno.cn/lecture/files/20040514102332.doc,2004-06-01.
共引文献
279
1
朱意秋.
港口物流簇群的形成与繁荣[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324-327.
被引量:11
2
谢方,王礼力.
西部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分析——有关陕西户县纸箱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65-68.
被引量:6
3
张玉.
关于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发展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8(3):187-188.
被引量:1
4
聂淼.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郑州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J]
.中国市场,2008(2):110-111.
5
林渝晟.
基于合作博弈的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CA模型及其模拟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517-520.
被引量:1
6
徐瑜.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聚集现状及发展策略[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4):11-15.
被引量:9
7
刘彦.
产业柔性集聚——重庆的选择与对策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6):50-53.
被引量:3
8
吴强军.
乡镇企业成长与中小企业集群化实证研究——以浙江省海宁市皮革产业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48-51.
被引量:8
9
王发明.
产业集群演进研究:回顾、分析和启示[J]
.经济经纬,2009,26(5):60-63.
被引量:4
10
张敏.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9(10):149-15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67
1
谢君伙.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5):47-48.
被引量:11
2
徐芬,徐武明.
对统计指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2):62-64.
被引量:3
3
马元柱.
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97-101.
被引量:14
4
周友苏,陈震.
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法律机制思考——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鉴戒[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1-8.
被引量:12
5
汤美芳.
私营企业从家族式管理走向现代管理的制度障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5):29-31.
被引量:17
6
胡威.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效应[J]
.浙江金融,2012(1):62-66.
被引量:58
7
李灼荣.
珠江流域经济区的崛起与广西的对策——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1992(1):2-4.
被引量:1
8
朱青.
EVA——经济增加值财务评价指标浅析[J]
.市场周刊,2002,15(12):80-79.
被引量:5
9
王桂芳.
生态企业的构架与考核指标的探讨[J]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3):68-70.
被引量:6
10
徐菱涓.
产业集群: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国科技论坛,2004(5):25-2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陈卫莉.
重庆市小微企业销售队伍管理模式研究[J]
.现代商业,2014(14):32-33.
被引量:2
2
曾春花.
生态型小微企业与珠江流域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3):8-13.
被引量:5
3
企业[J]
.全国商情,2014(25):10-12.
4
吴菊安.
价值链视角下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战略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5(33):94-95.
被引量:3
5
张蕴晖,董继刚.
基于互联网的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时代金融,2016(6):130-1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吴冬华.
产业集群组织下甘肃省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模式探索[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244-245.
被引量:2
2
刘坤坤,杨娉.
金融改革下广东自贸区法律框架的构建路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8):111-113.
被引量:2
3
朱元双.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营销转型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22(4):64-68.
被引量:4
4
宋治国.
互联网+新形态下小微企业营销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6(2):90-93.
被引量:6
5
张进.
基于互联网产业的投资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2017(15):60-60.
6
张保林.
有限理性条件下小微企业集群融资道德风险的演化博弈[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37(4):110-114.
7
刘蕾,鄢章华.
区块链体系下的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J]
.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2):73-79.
被引量:24
8
狄子杰.
珠江航运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思考[J]
.环球市场,2017,0(34):19-19.
9
王振华.
生态型小微企业发展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关系构建——基于AHP分析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62.
10
曾春花,张泽锋.
小微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及驱动模型[J]
.生态经济,2019,35(12):190-196.
被引量:6
1
房君秋,苏杭.
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剖析[J]
.陕西纺织,2006(1):56-57.
2
李裕.
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剖析[J]
.企业技术进步,2004(12):22-22.
3
张华,王艳.
转型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
.科学社会主义,2008(3):128-131.
4
房君秋,苏杭.
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剖析[J]
.改革与开放,2005(10):19-20.
5
胡汉辉.
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区域优势 实现苏南苏北均衡发展[J]
.金融纵横,2006,0(11):10-12.
被引量:1
6
徐蕊.
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集群式发展的生态效应[J]
.经济导刊,2008(6):65-66.
被引量:1
7
李玉国.
“十二五”期间我省应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J]
.乡音,2011(1):21-22.
8
郭晓华.
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5):72-73.
9
陈雪琴.
基于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J]
.现代产业经济,2014(01X):14-19.
被引量:7
10
曹泽华,黄世贤,陈根木.
“民营科技园”——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85-88.
被引量:2
中国科技成果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