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事再审司法效益与司法公信力之重新解读——借鉴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完善民事再审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是民事再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影响民事再审制度司法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转变再审司法理念、明确并细化再审事由、严格限制再审启动主体、实行再审一次终局原则、强化再审审查力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民事再审司法效益、增强司法公信力进行了探索,希望对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作者
方燕儿
马艳华
机构地区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12年第3期126-131,共6页
Research on Rule of Law
关键词
再审
司法效益
司法公信力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陈永鸿.
论司法效益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85-88.
被引量:5
2
孙应征,刘国媛.
略论司法公信力之构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47-52.
被引量:28
3
文娟,王成海.
司法成本与效益的博弈分析——以刑事司法程序优化为视角[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48-52.
被引量:2
4
[美] 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5
宁静波 魏建.《民事再审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0,(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顾培东.
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兼评西方法律经济学[J]
.中国法学,1992(1):89-98.
被引量:130
2
关玫.
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52-56.
被引量:26
3
卿红.
“依法执政”特征的法理思考[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74-75.
被引量:2
4
于慎鸿.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91-94.
被引量:32
5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
王翠英.现代公信力的道德价值[N].光明日报.2005-07-26(7).
7
刘学智.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基石[N].中国改革报,2006-02-15.
8
季卫东.《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载2006年1月3日,《法律思想网》.
9
[8][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
10
[2][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M].上海:三联书店,1994.22-25.
共引文献
32
1
曹飞.
法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述评[J]
.财贸研究,2009,20(3):134-141.
2
曹飞.
法经济学定量分析的回顾与探索——一个模糊数学与灰色理论分析维度[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4):30-36.
被引量:1
3
高丽蓉.
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司法权威问题[J]
.科学之友(下),2011(2):127-129.
4
陈发桂.
重塑信用:论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以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为视角[J]
.学术论坛,2011,34(8):94-99.
被引量:21
5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
检察维度的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J]
.法学杂志,2011,32(9):104-106.
被引量:8
6
郭雪慧.
浅析司法公信力的提升[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9):105-105.
被引量:1
7
陈发桂.
基层维稳的行动逻辑:从体制化运行到社会化运行[J]
.理论与改革,2011(6):55-58.
被引量:21
8
梅传强,周建达.
刑事和解能否承受死刑司法控制之重?——基于案件社会学的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18(2):64-77.
被引量:10
9
李小立,洪培芸.
论如何利用微博提高司法公信力——以福建省法院系统新浪微博实效分析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2(20):208-209.
被引量:1
10
吴国平.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探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17-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邓正来.
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法学——“主体性中国”的建构理路[J]
.学习与探索,2006(1):41-49.
被引量:9
2
黄传祥,粟伟.“媒介素养”应成为法官的必修课[OL].半月谈网.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zx/shxw/2Ol1819/66792.html, 2014-1-1.
3
黄传祥,赵敏.传播学视野中的司法公信力提升[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RD..cn/GB/40537/15992948.html,2014-1-1.
4
孙光宁.
司法共识如何形成?——基于判决的可接受性[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3-109.
被引量:14
5
陈发桂.
公众司法参与视角下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探析[J]
.前沿,2010(3):49-53.
被引量:21
6
公丕祥.
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7):7-8.
被引量:20
7
季金华.
司法公信力的意义阐释[J]
.法学论坛,2012,27(5):12-18.
被引量:29
8
陈彬.
公共关系学视角下的司法公信力构建与管理研究[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6):118-124.
被引量:1
9
王晨光.
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
.法律适用,2013(4):2-5.
被引量:5
10
韩静茹.
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体系的新发展为背景[J]
.现代法学,2013,35(2):181-19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周婕.
主体间性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路径、问题与线索[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9(4):45-48.
2
钟莉.
论民事诉权模式下的法检职权再审缺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2):99-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雅洁.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研究[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17(1):40-44.
被引量:1
1
杨晓玲,林婕.
民事再审启动主体的探析[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2(7):19-20.
2
刘向松.
突出重点加大纪律审查力度[J]
.中国纪检监察,2015(2):53-53.
3
苏全贵.
省公安厅:持续加大执纪审查工作力度[J]
.广东党风,2016,0(12):42-42.
4
吕宝林.
全省上半年立案审查省管干部13人[J]
.党的建设,2015,0(8):22-23.
5
师长青.
从“查办案件”到“纪律审查”[J]
.中国纪检监察,2016(1):17-17.
6
党锋.
加大纪律审查力度,要讲政治、顾大局[J]
.广东党风,2015,0(6):12-12.
7
于春生.
严肃执纪 保障党的政策惠及人民群众[J]
.中国纪检监察,2015(21):19-20.
8
吴士和.
提升执纪水平 履行监督责任——上海市嘉定区纪委不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9).
被引量:1
9
王晓怡.
城市化进程下取消农业税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行政法三层次规制理论[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S1):49-51.
10
杨凯丽.
法院作为刑事再审启动主体的不足及完善[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42-44.
法治研究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