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伦理价值的预设与生成——兼论道德教育的方法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德教育作为伦理学体系的归宿,其方法的选择常由伦理价值的预设所决定;反过来,道德教育作为伦理学实现其社会作用的桥梁,其方法的选择又决定着伦理价值生成的效果。因此,立足二者的辩证关系来考察伦理价值是"被给定的"抑或"被提供的"或"被生成的"之源发轨迹,或许有助于探索道德教育的方法,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 王艳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7,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45) 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字[2009]21号)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李冗.独异志(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1.
  • 2[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4[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出版社.1987.
  • 5[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M].刘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 6[德]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7翟楠.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1):16-20. 被引量:19
  •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 9廖申白.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J].道德与文明,2007(1):37-42. 被引量:20
  • 10[美]詹姆斯·麦克莱伦.《教育哲学》,宋少云、陈平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2-105页.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2[古希腊]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3[德]康德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4[美]麦金太尔著 龚群 戴扬毅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1.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147.
  • 6.论语·阳货[M].,..
  • 7.礼记·中庸[M].,..
  • 8[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9[英]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69.
  • 10[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共引文献37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