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化性起伪”何以可能——荀子工夫论探析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荀子所谓的"化性起伪"实是"以礼化心"。一方面,礼是贯通古今万物之大道,是人类社会价值之根本,能安化百姓,平治社会,使天下归于正理平治之"善"。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师法教化,心能由"蔽"的状态转化为"大清明"的状态,而当心处于大清明状态时,心必能"知道","可道","守道",最终"好道",使人具备仁心善性之"德"。荀子"化性起伪"哲学的要旨就是强调理想的人格之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个体德性的养成要透过后天不舍须臾的师法积习而善化,在实现社会之正理平治的同时,完成个体之积善成德。
作者 陈林
机构地区 广西财经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84,共10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04.
  • 3陈林.荀子“性恶”论辨正[J].道德与文明,2010(5):80-87. 被引量:5
  • 4路德斌.《荀子与儒家社会》,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18-25页.
  • 5伍振动.《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义新探》,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7-43页.
  • 6陈平坤.荀子的“类”观念及其通类之道.台大哲学评论,2006,(31).
  • 7伍振动.《从语言、社会面向解读荀子的“化性起伪”说》[J].汉学研究第,.
  • 8伍振动.《荀子的“身、礼一体”观-从“自然的身体”到“礼义的身体”》[J].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 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二级参考文献12

  • 1许建良.荀子性论的二维世界[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34-39. 被引量:6
  • 2《性恶》
  • 3陈德和.荀子性恶论之意义及其价值.鹅湖,1994,(9).
  • 4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社会理想[M].济南:齐鲁书社,2001:282.
  • 5《昌黎先生集·读苟》卷三.
  • 6《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
  • 7《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卷一三七.
  • 8牟宗三.《名家与苟子》,台北: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198,203,210页.
  • 9王先谦.《荀子集解》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
  • 10韩德民:《苟子与儒家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34页.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93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