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理与培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包括内部动力(善良动机和心理满足)、外部动力(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以及效果助力(过程顺利和结果良好)三大因素,同时遵循善良动机推动→同伴群体支持→社会环境鼓励→行为过程顺利→行为结果良好→个体心理满足的良性循环过程。在三大因素中,外部动力的作用尤为突出。应从心理动机、思想环境、同伴群体、教育模式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2,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代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研究"(10JDSZ309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2

  • 1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4,17(4):198-204. 被引量:74
  • 2寇彧,唐玲玲,刘伟,胡敏中.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4-49. 被引量:73
  • 3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
  • 4[1]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读心灵--心理健康手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 5[日]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 6Greener , S. &Crick, N. ( 1999 ). Nonnative beliefs a- bout prosocial behavior: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nice?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Vol. 8, Issue 3, p. 349.
  • 7邓逊.心境、移情对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A].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修订版)[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8Holloway, S, Tucker, L and Hornstein, H A,'The Effects of Social and Nonsocial Information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Males: The News Makes New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 Vol. 35, No. 3, 514-522.
  • 9Rosenhan, D L et al, 'The Joy of Helping: Focus of Attention Mediates the Impact of Positive Affect on Altru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VoL 40,No. 5,899-905.
  • 10Duval, S et al,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awaren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2.

共引文献8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