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文学主题学研究——从王立教授的三本系列专著谈起
被引量:6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7
-
1宁稼雨.故事主题类型研究与学术视角换代——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设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97-103. 被引量:25
-
2王立.新武侠:超越传统的复仇模式[J].浙江学刊,1999(2):119-124. 被引量:5
-
3吴海勇.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J].广东社会科学,1999(3):158-159. 被引量:1
-
4王立.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历史回顾[J].文艺研究,1998(2):162-164. 被引量:5
-
5王立.春恨与悲秋——中国文学史中两种美感体验形式的比较[J].青海社会科学,1986(2):86-92. 被引量:2
-
6王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恨主题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7(1):77-83. 被引量:4
-
7王立.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1999(4):96-110. 被引量:11
-
8谭桂林.鲁迅小说启蒙主题新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9(1):22-32. 被引量:19
-
9王立.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侧议[J].文学评论,1988(6):112-118. 被引量:6
-
10王立.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主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7(1):106-1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王春荣.20世纪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刊,2006(5):200-205. 被引量:2
-
2于晓梅,王晓春.对文学史重构的一个侧面考察——王立先生的文学主题学研究评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119-123. 被引量:1
-
3张宁.金庸小说的主题学研究与定位——刘卫英、王立《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读后[J].嘉兴学院学报,2014,26(6):11-14. 被引量:3
-
4孟昭毅.中国比较文学30年的主题学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2):133-139.
-
5赵红.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J].天中学刊,2022,37(5):72-78.
-
6王立.古代文学教学贯彻文学主题思路的一点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10-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刘杰.主题学对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借鉴意义[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5):76-80.
-
2高琳.古雁吐忧 文人孤鸣——浅谈雁意象与唐代文人的怀乡心态[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4(1):36-38. 被引量:2
-
3张宁.金庸小说教育思想初探[J].学术评论,2018(1):65-73. 被引量:2
-
4刘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思考[J].广西教育,2020(7):50-52.
-
5柳源清,南北宝.身份焦虑与重构——论鲁巴伊巴勒斯坦难民小说[J].中国民族博览,2022(10):197-199.
-
6陈卫华.异空间的想象与传承:新武侠“洞穴”意象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5(2):89-95.
-
7张智颖.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明清小说宝物崇拜思考[J].山西青年,2016,0(24):11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