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浅析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53-58,共6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5
-
1.《联共党史结束语》.《解放日报》,1942年4月11日.
-
2《人民日报》1946年8月15日,1946年7月14日.
-
3《陶行知传》.教育科学出皈社,1991年5月版第396-397页.
-
4.[N].《解放日报》,1946-2-24.
-
5.《关中岭底村的一揽子民办学校》[N].《解放日报》,1944年10月15日.
共引文献71
-
1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J].抗日战争研究,2004(2):75-99. 被引量:31
-
2李今.苏共文艺政策、理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35-60. 被引量:10
-
3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J].抗日战争研究,2000(2):59-78. 被引量:25
-
4金志焕.战后初期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性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4):81-88. 被引量:1
-
5郑则民.关于不平等条约的若干问题──与张振鵾先生商榷[J].近代史研究,2000(1):215-237. 被引量:7
-
6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1(3):15-34. 被引量:29
-
7王培元.政治涡流中的延安文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263-270. 被引量:1
-
8刘信君.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1(6):148-157. 被引量:4
-
9王志强.民国时期的司法与民间习惯——不同司法管辖权下民事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14(4):407-416. 被引量:14
-
10曹应旺.建国前陈云财经工作方法述论[J].中共党史研究,2005(3):15-22.
-
1徐磊.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4).
-
2刘巧利.陶行知:学校德育应注意三大问题[J].职业技术,2013(10):1-1.
-
3何纯渊.行知之生活教育理论及启示[J].文理导航,2015(17):73-73.
-
4李志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的现实意义[J].科学教育,2008,14(3):86-87. 被引量:1
-
5刘巧利.陶行知:学校德育应注意三大问题[J].师资建设,2012,25(5):85-86.
-
6廖惠贤.探究的乐园 合作的舞台——由“诚信”教育引起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49-50.
-
7刘巧利.陶行知:学校德育应注意三大问题[J].教育史研究辑刊,2012(1):89-90.
-
8陈新丽.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3):68-71.
-
9张李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0(2):151-151. 被引量:6
-
10施永华.感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J].吉林教育,2008(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