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遽情”理论与王夫之的诗学思想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遗民情结的影响下,王夫之于继承儒家性情论和明代尚情理论基础上提出"遽情"理论。他把受私欲影响的情称为"遽情",并以之来区别君子之诗与小人之诗。王夫之认为,淫诗、伪诗、诗法论等诗学弊端,以及诗歌的"迫"、"促"等风格特征,都是诗人"遽情"的结果。王夫之在"遽情"论基础上提出"修文治情"的主张,意图用来收束明末文学思想中情欲放纵的过失,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儒家诗学理论。
作者 韩胜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3,共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4

  • 1蒙培元.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J].哲学研究,1994(1):45-51. 被引量:34
  • 2[1]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3[2]冯梦龙.情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 4[3]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5[11]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6《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牡丹亭记题词》.
  • 7《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七,《秀才说》.
  • 8《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四,《答管乐溟》.
  • 9《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太平山房集选序》.
  • 10《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八.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