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组34例,32周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未发生肺透明膜病前即气管内给予PS(固尔苏),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胸片、血气分析、严重并发症,分析其临床疗效、HMD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为8.82%(3/34)、对照组为36.11%(13/3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70%(4/34),心力衰竭发生率为8.82%(3/3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分别为22.22%(8/36)、27.78%(10/36)、8.33%(3/3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2,94%(1/34),对照组为11.11%(4/3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为(48±12)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2±13)mm,pH值7.38±0.05,对照组分别为(40±10)mmHg、(60±15)mmHg、(7.20±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支持时间为(40±12)h,吸氧浓度为0.32±0.10,对照组分别为(86±15)h、0.48±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并可以降低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8期58-5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6

共引文献225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