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河州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多熟种植的建议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调研红河州种植业特点、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复种、推广粮经作物间套种技术、提高耕地利用率及复种指数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
作者
李勇成
胡云
机构地区
云南省红河州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25-126,129,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种植业
现状
问题
多熟种植
建议
云南红河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杨军芳,周晓芬,孙丽敏,冯伟,杜金钟,崔瑞秀,孙苏卿.
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养分状况与农田氮、磷、钾平衡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1,26(6):181-188.
被引量:22
2
段玉,曹卫东,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姚俊卿,付贵锁.
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与绿肥作物轮作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2):26-28.
被引量:11
3
邢素丽,李春杰,韩宝文,贾良良.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23(B10):274-278.
被引量:13
4
刘成龙,王静,郭亚男.
草田轮作粮食增产效果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6):58-5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邬福祥,白立华,孙喜梅,王刚,郭红强.
河套地区麦后种植紫花苜蓿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6):63-63.
被引量:6
2
陈同斌,陈世庆,项月琴.
富钾土壤中施钾效应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3):79-83.
被引量:9
3
丁四芳.
马铃薯免耕无公害化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9):39-39.
被引量:8
4
吴焕章,郭赵娟.
马铃薯-玉米-早白菜-青菜(菠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S):29-29.
被引量:3
5
李秀和,陈绍年,钟明星.
马铃薯、甜玉米、长豇豆、水稻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X):52-52.
被引量:2
6
刘爱华,何庆才,胡辉.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
被引量:66
7
张会民,刘红霞,郭大勇,刘德鸿,王留好,王浩,周文利,郭永新.
洛阳市粮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82-87.
被引量:3
8
于振文,梁晓芳,李延奇,王雪.
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69-74.
被引量:60
9
邢素丽,刘孟朝,韩保文.
12年连续施用秸秆和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3):486-490.
被引量:33
10
王宗昌,刘永春,朱小宏,朱集虎.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31-3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2
1
杨军芳,冯伟,周晓芬,梁玉芹,贾良良,王朋峰,刘孟朝.
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21-27.
被引量:12
2
邢素丽,韩宝文,刘孟朝,徐明岗.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B03):135-140.
被引量:39
3
邢素丽,刘孟朝,徐明岗.
有机无机配施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0,25(B08):212-216.
被引量:23
4
刘涛,贾丽华.
膜孔灌水肥对玉米产量的协同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7-16179.
5
袁建平,郭军艾,战丹丹.
壳寡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8-89.
被引量:21
6
张子义,郑海春,郜翻身,樊明寿.
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1):177-180.
被引量:14
7
焦燕舞,何婧,焦艳宁.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调查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124-125.
被引量:8
8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
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J]
.草业学报,2011,20(3):245-255.
被引量:57
9
田福平,师尚礼,洪绂曾,时永杰,余成群,张小甫,胡宇.
我国草田轮作的研究历史及现状[J]
.草业科学,2012,29(2):320-326.
被引量:24
10
张明.
大中农场种植业高产增效的主要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2(5):130-130.
同被引文献
21
1
杨学军.
迪庆州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前景展望[J]
.云南农业科技,2012(S1):25-27.
被引量:2
2
范锦龙,吴炳方.
基于GIS的复种指数潜力研究[J]
.遥感学报,2004,8(6):637-644.
被引量:53
3
黄国勤.
论提高我国南方耕地复种指数[J]
.自然资源,1995(1):30-37.
被引量:19
4
仇恒佳,卞新民,张卫建,胡大伟.
环太湖耕地利用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
.土壤,2006,38(4):390-395.
被引量:10
5
刘巽浩.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J]
.作物杂志,1997(3):1-3.
被引量:38
6
史俊通,刘孟君,李军.
论复种与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6(1):51-57.
被引量:34
7
戴红燕,蔡光泽,华劲松.
四川省凉山州陆稻引种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42-1944.
被引量:2
8
左丽君,张増祥,董婷婷,汪潇.
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国内外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553-560.
被引量:62
9
左丽君,董婷婷,汪潇,赵小丽,易玲.
基于MODIS/EVI的中国北方耕地复种指数提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141-146.
被引量:45
10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任天志,王龙昌.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和发展潜力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00-104.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
1
张闯娟,何洪鸣.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0,38(3):222-23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郭佳炜,叶回春,聂超甲,崔贝,黄文江,刘付程,邹彦龙.
基于Sentinel-2的海南耕地复种指数监测及时空变化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5):1128-1139.
被引量:2
2
吴心怡,金晓斌,韩博,徐伟义,任婕,孙瑞,周寅康.
2001-2017年四川省耕地产能变化与潜力特征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3):238-249.
被引量:11
3
彭继权.
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5):285-294.
被引量:2
4
郝心怡,张江,白瑞,郭晶鹏.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1,38(4):15-27.
被引量:2
5
杨媛媛,姚尧,郝帅.
基于GWR模型的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1):326-332.
被引量:13
6
杜贵华,冉清红.
岷江流域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分析[J]
.四川农业科技,2022(5):7-10.
7
鲍娟娟,吕剑平.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
.自然资源情报,2022(8):42-50.
被引量:3
8
吴海中,吴新民,陈保平.
安徽省茶叶生产时空集聚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8):218-227.
被引量:8
9
吴其玥,吴兆丹,瞿思雨,谈心阳,景晓栋.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世界农业,2022(11):47-59.
被引量:5
10
郭耀辉,况嘉欣,杜兴端,刘宗敏,王永志.
中国西南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4,40(6):843-850.
被引量:1
1
甘梦阳,朱加繁,夏宇,喻自荣,刘泊远,彭继文,张汝坤.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区域传统蓄力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322-325.
被引量:2
2
王东兴.
辽西地区一年双收高效栽培模式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63-64.
3
黄洪明,吴美娟,汪暖.
鲜食大豆主要间作套种模式及配套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11):198-200.
被引量:4
4
杨家贵,吴建丽,杨和团,蒋劲松.
大麦套种蚕豆增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9):20-21.
5
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方兴未艾[J]
.云南农业,2009(5):8-8.
6
贾登三,朱祥森.
西瓜、棉花、花生间套种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03(3):24-24.
7
许华强,黄艳红,梁善恒,陈锦朝.
木薯—西瓜间套种技术[J]
.农家顾问,2014(11X):74-74.
8
杨世辉,王巧敏.
水稻-玉米间套种技术[J]
.闽东农业科技,2003(3):1-2.
9
戚自荣,许开华,崔萌萌,冯洁琼.
梨园间套种鲜食大豆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181-182.
被引量:1
10
李红菊.
晚秋粮食作物套种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7).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