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令在中国古代的作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令在中国古代主要是在秦汉至唐宋的历史上,是与律同样重要的法律形式。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指导作用和惩戒作用,还有奖励作用和教化作用。令在秦汉至唐宋的法律体系中,与律互相配合,在重要制度和一般制度方面都起到了互补的作用。令在产生、发展和转变的不同时期,在处理行政事务与社会事务的方式、范围和程度方面,显现了不尽相同的作用。
作者
刘广安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关键词
令
作用
古代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1
南玉泉撰."律令法体系的产生与变化",载于南玉泉.《中华法律文明探赜》第三章,华龄出版社2005年版.
2
霍存福.
论礼令关系与唐令的复原——《唐令拾遗》编译墨余录[J]
.法学研究,1990,12(4):77-83.
被引量:11
3
刘广安.“中国传统法典作用的再探讨”,载《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赶庭修."律令法体系的变迁",载于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
姜伯勤.
池田温教授在中山大学讲学论唐代的律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1):67-68.
被引量:1
6
中田熏.“关于中国律令法系的发达”、“关于中国律令法系的发达的补考”,载于中田熏.《法制史论集》第四卷,岩波1964年版.
7
张伯元.《"秦令"考》,载于张著.《律注文献丛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
张建国.
中国律令法体系概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5):93-99.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31
1
闫强乐.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多重理论建构[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41(5):9-15.
2
王沛,王捷,姚远,邬勖,陈迪,周博,黄海,乔志鑫.
回顾与前瞻:甲、金、简牍法制史料研究述评[J]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2022(1):165-200.
3
陈灵海.
横看成岭侧成峰——梁启超以来的中国传统法律样式研究[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4):135-148.
4
刘吉伟.
《语书》对于当今吏治的借鉴意义[J]
.黑龙江史志,2014(19):121-122.
5
杨振红.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J]
.中国史研究,2005(4):27-57.
被引量:28
6
李玉生.
唐令与礼关系析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38-45.
被引量:5
7
张凡.
《大明令》与明代的律令体系——明代“令”的作用与法律效力[J]
.殷都学刊,2009,30(3):140-145.
被引量:3
8
万明.
明帝国的特性:以诏令为中心[J]
.学术月刊,2010,42(6):129-133.
被引量:4
9
赵进华.
古文字与古代法文化研究综述——律[J]
.河北法学,2011,29(2):45-49.
被引量:1
10
武树臣.
秦“改法为律”原因考[J]
.法学家,2011(2):28-40.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82
1
陈新宇.
继受与变革——以日本过渡刑律下“断罪无正条”与“不应为”的变化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08,2(3):107-118.
被引量:2
2
李力.
《九刑》、“司寇”考辨[J]
.法学研究,1999,21(2):121-128.
被引量:17
3
张建国.
中国律令法体系概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5):93-99.
被引量:23
4
徐忠明.
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13-20.
被引量:11
5
李玉生.
略论中国古代令的发展及其特点[J]
.中州学刊,1998(6):126-131.
被引量:1
6
俞荣根.
晋刑鼎再议——兼向庆明同志请教[J]
.法学研究,1986,8(3):68-71.
被引量:4
7
刘笃才.
“乱政作刑”考释[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4):24-26.
被引量:4
8
庆明.
“铸刑鼎”辨正[J]
.法学研究,1985,7(3):62-67.
被引量:6
9
栗劲,王占通.
略论奴隶社会的礼与法[J]
.中国社会科学,1985(5):195-210.
被引量:20
10
徐忠明.
“刑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J]
.比较法研究,1999,13(Z1):349-36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李启成,李贵连.
帝制法治的两面--“断罪引律令”与比附援引制度的思想基础[J]
.清华法学,2012,6(6):149-160.
被引量:14
2
宋国华.
论新发现《至正条格》的编纂[J]
.西部法学评论,2016(6):9-17.
被引量:1
3
宋国华.
名废实存:元代格例法体系与中华法系之真实关系[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24(4):31-47.
被引量:2
4
李勤通.
令、格、式何以称刑书——对《新唐书》“唐之刑书有四”的解读[J]
.唐史论丛,2016(1):120-14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雷明波.
“本条别有罪名”条的逻辑构造与运用进路[J]
.法律方法,2023(4):216-237.
2
孙光宁,焦宝乾.
法律方法论实践特征的提升——2012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8-55.
被引量:3
3
李启成.
清末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存废之争--以《刑律草案签注》为中心[J]
.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04-120.
被引量:8
4
彭宁.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治理模式之反思[J]
.法商研究,2019,36(1):54-66.
被引量:20
5
韩嘉兴.
论清代刑法中的天理观[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9(1):34-37.
6
韩嘉兴.
清代刑法制度和刑法文化管窥[J]
.新余学院学报,2017,22(2):93-96.
7
李启成.
治吏:中国历代法律的“宗旨”——读《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J]
.政法论坛,2017,35(6):164-171.
被引量:5
8
李拥军.
“比”的思维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司法适用技术[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3):3-13.
被引量:9
9
李启成.
治吏:中国历代法律的“宗旨”--读《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J]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3):101-108.
10
李启成.
帝制中国的“权利”辨析——从“治道”角度的分析[J]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8):65-77.
1
袁珂.
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完善思路探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51-52.
2
张相阳.
运用系统思维履行干部监督职能[J]
.党的生活(江苏),2014,0(11):56-57.
3
汤明文.
制度硬约束实现“不能腐”[J]
.中国纪检监察,2014(23):29-30.
4
金泽刚.
性贿赂入罪已是当务之急[J]
.政府法制,2013(35):11-11.
5
姚俊开.
简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保障[J]
.法制与社会,2008(34):267-268.
被引量:4
6
张民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创新与不足[J]
.法治研究,2016(5):10-18.
被引量:6
7
王国立.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
.共产党员(河北),2015,0(21):50-50.
8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J]
.党建研究,2014,0(12):1-1.
9
朱熹.
“四种形态”下提升廉政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
.时代金融,2016(30).
被引量:1
10
李艳玲.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J]
.中华魂,2015,0(4):4-6.
被引量:2
中外法学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