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实变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史的体会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实变函数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笔者从事实变函数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在实变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价值。
作者
宋文
胡艳红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158-160,共3页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关键词
实变函数教学
数学思想发展史
创新思维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6
1
周性伟.
讲授实变函数课的点滴体会[J]
.高等理科教育,2000(1):42-45.
被引量:8
2
魏勇.
让学生在学习《实变函数论》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创新方法[J]
.数学教育学报,2000,9(2):20-22.
被引量:16
3
倪仁兴.
浅议实变函数与数学分析间的联系[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4(9):93-97.
被引量:8
4
徐西安.
改进实变函数教学的一些方法[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03-105.
被引量:15
5
高文华,郭继东.
实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58-61.
被引量:12
6
邓东皋,常心怡.
为什么要学习勒贝格积分[J]
.高等数学研究,2006,9(4):6-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徐西安.
改进实变函数教学的一些方法[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03-105.
被引量:15
2
[8]夏道行,严绍宗,吴卓人等.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上册)[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
首都师大数学系.《实变函数》课程建设[J].高教研究,1996,(1):108-108.
4
A.Torchinsky,Real Variatble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5
匡继昌.
寻求数学分析改革突破口的思考和实践[J]
.数学教育学报,1997,6(2):81-84.
被引量:23
6
金淑良.
发掘实变函数论课程中的创造性因素[J]
.数学教育学报,1997,6(1):85-88.
被引量:2
7
王昆扬.
关于Riemann积分理论的本质缺陷及以Lebesgue积分理论取代之的看法[J]
.数学教育学报,1999,8(3):95-98.
被引量:13
8
周性伟.
讲授实变函数课的点滴体会[J]
.高等理科教育,2000(1):42-45.
被引量:8
9
V.季霍米罗夫,威征,等.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数学[J]
.数学译林,2001,20(4):292-302.
被引量:1
10
刘向华.
反例在教学中的作用[J]
.数学理论与应用,2001,21(4):82-8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8
1
马立新,姜曰华.
《实变函数论》教学改革初探[J]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2):98-100.
被引量:4
2
刘晓辉,刘文菡.
勒贝格积分相对于黎曼积分的优越性[J]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3):92-93.
被引量:1
3
刘晓辉,康叔卫.
Lebesgue控制收敛定理及应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6):231-231.
被引量:1
4
张永锋.
实变函数论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9):144-145.
5
易艳春.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51-52.
被引量:3
6
魏勇.
可测函数的新定义及其优越性[J]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1):31-34.
被引量:7
7
高文华,郭继东.
实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58-61.
被引量:12
8
杨明歌.
刍议实变函数课的“承上启下”作用[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3):102-105.
被引量:3
9
常心怡.
再谈为什么要学习勒贝格积分[J]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4):8-10.
10
魏勇.
R^n空间中开集、闭集的新表述及其特点[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51-35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3
1
倪仁兴.
浅议实变函数与数学分析间的联系[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4(9):93-97.
被引量:8
2
邓东皋,常心怡.
为什么要学习勒贝格积分[J]
.高等数学研究,2006,9(4):6-9.
被引量:8
3
徐西安.
改进实变函数教学的一些方法[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03-105.
被引量:15
4
吴立宝,何童丽.
普通高师《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2):33-36.
被引量:2
5
马引弟.《实变函数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5):33-33.
6
易艳春.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51-52.
被引量:3
7
高文华,郭继东.
实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58-61.
被引量:12
8
李浏兰,唐祥德.
提高师范院校实变函数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8):163-163.
被引量:2
9
张齐鹏,李鑫.
《实变函数》中两类问题的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3(3):25-27.
被引量:1
10
兰尧尧.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初探[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95-9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潘义前.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13(8):207-208.
被引量:3
2
区钧炎.
《实变函数》中两类问题的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4):112-113.
3
王峰.
探讨高等院校中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改革[J]
.科技视界,2015(30):50-50.
被引量:1
4
崔亚琼,康淑瑰,郭建敏.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
.高等数学研究,2018,21(1):112-115.
被引量:4
5
尹秀霞,陈自力.
大学《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体会与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05-206.
被引量:3
6
杨志涛,林浦任.
浅谈“对等”概念的产生发展在实变函数教学中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54-15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魏含玉.
转型时期“实变函数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32(5):55-57.
被引量:1
2
崔亚琼,康淑瑰,郭建敏.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
.高等数学研究,2018,21(1):112-115.
被引量:4
3
李会荣,周亚妮.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5X):172-173.
4
柏萌.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模式在统计学专业实变函数[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3):90-90.
5
于伟波,李亚亚.
实变函数中测度概念的探究式教学[J]
.大学数学,2020,36(5):83-87.
被引量:3
6
方益.
实变函数中的集合论方法应用[J]
.高等数学研究,2021,24(1):71-73.
被引量:2
7
崔亚琼,康淑瑰,陈慧琴.
微时代背景下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以本校《实变函数》课程翻转课堂为例[J]
.高等数学研究,2021,24(1):107-110.
被引量:1
8
臧睿.
连续基数集合并集性质的探讨及翻转课堂教学注记[J]
.大学数学,2021,37(3):43-45.
9
李毅侠,吴霞.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实变函数”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3(36):107-110.
1
赛闹尔再,吴晓云.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究[J]
.吉林教育(综合),2015(4X).
2
尹江艳.
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1):53-54.
被引量:3
3
曹燕.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3(5):137-137.
被引量:3
4
赵昌宇.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中的渗透[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181-182.
被引量:3
5
廖为鲲,丁飞.
对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0):22-22.
被引量:2
6
曹晓军,李健.
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200-201.
被引量:1
7
单传伟.
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法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3):4-4.
8
何志树,叶殷.
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初探[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1):242-244.
被引量:22
9
欧笑杭.
试论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37-138.
被引量:5
10
鲁娅妮.
终身教育——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
.现代企业教育,2014(2):125-125.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