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经济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论述 ,提出一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指出建立环境—经济指标体系是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关键。
作者
丁疆华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3期15-17,共3页
Ecological Economy
关键词
区域环境
经济发展
评价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4
1
王华东,鲍全盛,王慧钧,段红霞.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5(2):18-21.
被引量:18
2
郝晓辉.
持续发展初论─—兼谈持续发展的方法、对策和措施[J]
.地理研究,1994,13(4):66-73.
被引量:8
3
马中等撰稿张坤民主笔可持续发展论[M].
4
(美)胡佛(Hoover,E.M.)著,王翼龙.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杨开忠.
中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与区际增长和分工[J]
.地理学报,1993,48(6):481-490.
被引量:24
2
陈国阶.
中国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1):26-31.
被引量:20
3
张林泉,于杰.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2):13-19.
被引量:38
4
朱震达,地理研究,1994年,1期
5
杨开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4卷,1期
6
匿名著者,1994年
7
曲格平,1994年
8
团体著者,1993年
9
团体著者,1993年
10
陈述彭,地理研究,1992年,11卷,3期
共引文献
23
1
卢杰,丁金城,施汉昌,王孝勤.
水资源保护区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太河水库为例[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3):11-14.
被引量:4
2
佟守正.
图们江地区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发展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2):38-43.
被引量:1
3
袁雯,杨凯.
我国沿海高强度开发区水资源政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经济地理,1996,16(4):11-15.
被引量:3
4
简小鹰.
资源、生存空间与扶贫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1):13-17.
被引量:6
5
杨荫凯.
大连港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4):337-341.
6
薛若晗.
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和方法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4):69-72.
被引量:4
7
秦耀辰,陈世敏,王喜,卢向前,李志刚.
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译报,1997,16(1):15-23.
被引量:21
8
秦耀辰.
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J]
.经济地理,1997,17(2):1-7.
被引量:26
9
海热提.涂尔逊,王华东,王立红,彭应登.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46-50.
被引量:97
10
郝晓辉.
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1):24-2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9
1
孟召宜.
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2002,17(2):74-77.
被引量:32
2
朱国传.
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析淮阴市经济落后的文化地理因素[J]
.地理研究,1995,14(1):85-93.
被引量:17
3
沈清基.
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
.城市规划汇刊,1996(5):33-38.
被引量:34
4
汤兵勇,张文渊.
协调发展指数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6,5(3):18-22.
被引量:20
5
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4):385-394.
6
-.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手册--以三明市、烟台视为案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6..
7
杨士弘 等编著.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1997..
8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4-80.
9
方世男,等.从文化力到经济力:"文化江苏"建设的魅力所在[A].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江苏发展道路与发展特色研究课题组.江苏发展道路与发展特色研究[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4.
10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
6
1
马俊.
西部环境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5(3):184-192.
被引量:9
2
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
江苏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J]
.人文地理,2007,22(3):34-37.
被引量:16
3
项云霞,王海.
徐州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
.经济师,2008(2):278-279.
4
姚晔,黄桐城.
经济环境协调标准与辅助决策模型的若干修正[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5):29-30.
被引量:2
5
王静.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5):20-22.
被引量:38
6
仇方道,殷钰.
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61-6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时保国,田一聪,赵江美,张丽君.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3):76-84.
被引量:18
2
宋明洁,刘刚,卜雪旸,王英童.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CBD风环境数值分析[J]
.建筑技艺,2011,17(5):66-68.
3
张小军,董锁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J]
.生态经济,2005,21(3):50-55.
被引量:5
4
杨永春,钱翌,蒲春玲,李雪艳.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39-43.
被引量:6
5
胡习英,屈吉鸿,郭洁.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26(2):62-64.
被引量:9
6
徐玉霞,贾志宽,韩清芳,刘玉华,曾庆飞.
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99-104.
被引量:5
7
蒋依依,王仰麟,李卫锋,韩荡,牛慧恩.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612-621.
被引量:27
8
陈军飞,王慧敏.
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J]
.生态经济,2005,21(9):38-40.
被引量:5
9
张雁,杨存典,刘建林.
商洛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化进程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82-184.
被引量:7
10
杨宙慧,陈飞香,朱银如.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以广州市为例[J]
.广东土地科学,2005,4(4):38-41.
被引量:2
1
王凤江.
优化区域环境 实现跨越式发展[J]
.前线,2000(4):39-41.
2
鲁勇.
区域经济发展赖于区域环境优化[J]
.首都经济,2000(7):36-37.
3
杜言群.
谈对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问题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199-199.
被引量:1
4
李 义,王建荣.
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2,18(6):35-35.
被引量:10
5
王冠斌.
潍坊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J]
.中国商论,2017,0(9):126-127.
6
刘艳.
徐州生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1):354-354.
被引量:1
7
曹新.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3-7.
被引量:4
8
抓住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打好十五攻坚战——天津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王治平访谈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2):1-3.
9
吴戌元.
浅谈“嘉兴现象”与区域发展战略[J]
.江苏商论,2005(1):146-147.
被引量:1
10
蔡安克.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西部科技,2006,5(4):45-47.
生态经济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