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麦棉两熟是熟制演化的主体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安徽省萧县是重点产棉县,也是小麦主产县,历年植棉2.1万亩,小麦100万亩。1984年后,广大棉农为了提高棉田总体经济效益,棉油、棉瓜、棉菜两熟面积不断发展。这一势态的出现,客观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主体——粮棉的增长。这不仅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粮棉需求相违谬。
作者
王培生
机构地区
安徽省萧县棉办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21,共2页
China Cotton
关键词
麦棉两熟
以麦套棉
套作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1
翟福灵,倪君伦.
麦棉接茬连作的效益和主要技术措施[J]
.耕作与栽培,1990,10(5):21-23.
被引量:2
2
潘恒晋,江厚旺,董克刚,乔庆翟,王大志.安徽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述评[J]中国棉花,1990(02).
3
刁光中.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现状与展望[J]中国棉花,1990(01).
4
张俊业.我省粮棉两熟制的演进与探讨[J]中国棉花,1988(03).
5
潘恒晋,江厚旺.安徽省棉区耕作制度改革意见[J]中国棉花,1985(01).
6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俊永.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4,29(B12):146-154.
被引量:34
7
张爱民.
黄河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助推麦棉两熟制度研究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366-367.
被引量:3
8
张俊业.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J]
.中国棉花,1991,18(1):33-34.
被引量:2
9
卢平.
发展麦棉两熟 促进粮棉增产[J]
.中国棉花,1991,18(2):6-7.
被引量:2
10
黄滋康,李俊义,杨异超.
解决两熟制棉花晚熟的关键技术[J]
.中国棉花,1991,18(3):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江厚旺,潘恒晋,阚家瑜,张俊业,董克刚,乔庆翌,李学尧,王培生.
淮北棉区麦(油)棉两熟栽培的现状与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1992,20(3):231-234.
2
刘昌文,逄子剑,龚举武,朱明慧,台外库力·乌斯曼,布麦热姆·热则克.
不同种植模式对麦后复播棉花产量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4,30(1):52-57.
1
王世兰,王九超,王向东.
麦棉两熟种植方式浅析[J]
.中国棉花,1991,18(2):33-33.
2
曹鸿鸣,贺明荣,王明友,王振林.
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新模式的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6,16(2):13-14.
被引量:1
3
张明亮,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陈雨海.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J]
.作物杂志,1994(4):8-9.
4
刘圣田,燕清洲,马温壮,杨建升,王玉平,陈虎骏,刘洪源.
麦棉两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3,25(2):27-29.
5
刘献国,熊国权,王忠柳,范泽先.
麦棉两熟大面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98(1):22-23.
6
吴健,张家宪,王国卫,杨哲林,何祖安,王伟.
淮北地区麦棉两熟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3,21(3):254-258.
被引量:1
7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的演化[J]
.植物病理学报,1991,21(2):81-87.
被引量:4
8
关广清.
豚草花序及其演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23(4):329-334.
被引量:2
9
孙新华.
旱地间作套种多熟制的十种模式[J]
.农业科技通讯,1990(5):31-31.
10
李贤之.
草莓稻熟制高产栽培技术[J]
.杭州科技,2000,21(3):25-25.
中国棉花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