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与言:中国近代思想文本中的文学修辞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思想书写大量植入文学修辞,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思想文本中文学修辞的植入有其必要性和历史价值,文学对思想启蒙的"行远"起到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也对其时的思想启蒙以及国民思维的养成造成了负面影响。修辞问题关涉到近代先驱在启蒙思维理路与表达方式上的矛盾心态。国难当头,启蒙先驱的思想言说表现得深刻而又激进、理性而又情绪、进步而又偏执。基于这样的心理预设,他们内在的理性思路很容易被其表式上的文学激情所湮没。文学修辞在说明问题的同时也可能暗示错误的观念,能够动人感情的思想言辞同样也能迷惑人的判断。启蒙先驱在宣传启蒙思想、批判传统文化时,有意识地汲取文艺学中的各种修辞,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感染了文学式的思维惯性,并在无意识中走向偏执。"五四"启蒙运动中文学修辞承担了很大的思想传播任务,这种充斥着情感的启蒙能否按着既定的理性模式发展,是一个需要质疑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对近代以降现代性演进中的经典"文本",我们既要看到其正面价值,又要看到其负面作用,如此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估近代启蒙思想中的这一现象。
作者 张宝明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史视野下的白话文运动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BLS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唐钺.吾国人思想习惯的几个弱点.东方杂志,1922,20(7).
  • 2邹容.革命军[A]..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下)[C].北京:三联书店,1963..
  • 3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J].新民丛报,第10期(1902年).
  • 4梁启超.过渡时代论[J].清议报,第83册(1901年6月).
  • 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 6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
  • 7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8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1916,(2).
  • 9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J].新青年,5卷3号(1918年9月15日).
  • 10鲁迅.随感录·四十六[J].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共引文献129

同被引文献25

  • 1茅 盾.茅盾选集:第5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 2梁启超,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7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3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1916,(2).
  • 4成仿吾.祝词[J].文化批判,1928(1).
  • 5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J].学衡,1922(1).
  • 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1928(2).
  • 7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J].创造月刊,1928(10).
  • 8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J].文化批判,1928(4).
  • 9编辑后记[J].思想,1928(3).
  • 10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