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德育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及途径研究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德育导师制”是近年来德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导师制”是一种遵从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通过教师与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德育教育个别化教育模式,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修养、
作者
郭玉娟
郭君
机构地区
九江职业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德育导师制
高职院校
运行机制
个性化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管理模式
全面和谐发展
德育工作者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蔡锦峰.
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94-95.
被引量:4
2
张广科,张行.
基于人文化教育的本科导师制运行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9):15-16.
被引量:1
3
陈伟辉.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思考[J]
.职业时空,2008,4(6):138-138.
被引量:2
4
李达轩,曾凡东.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1):71-73.
被引量:31
5
宋伟.
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9):79-81.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孙凤才.
论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J]
.党史文苑,2004(8):102-103.
被引量:7
2
陈松,何军.
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146-149.
被引量:11
3
黄映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3,7(4):91-93.
被引量:20
4
.[N].中国教育报,2002.10.21.
5
..山西大学校园网,.
6
..浙江大学校园网,.
7
丁帆.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8
V.R.Benjamins,J.Contreras,M.Blazquez,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Semantic Wed Lecture Notes,Compater Science,May 2004.
9
Stephen A.Dinan,Thomas C.Anderson,Sartre's Too Ethics:From Authenticity To Integral Humanity,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October 1998.
10
冯彪,耿志强.
试析德育导师制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4):96-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2
1
陈立,王倩.
试论导师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8):70-71.
2
谢梅芳.
新时期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初探[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3):64-66.
被引量:6
3
曾凡东.
湖南文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思考[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3):88-91.
被引量:10
4
陈荣凤,沈洁,尹自芳.
对护理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构想与思考[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82-84.
被引量:15
5
丁龙华.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4):67-68.
被引量:14
6
潘雅静.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1):153-157.
被引量:33
7
刘春丽.
社会转型时期的档案工作[J]
.山西档案,2006(6):24-25.
被引量:1
8
谢应东,陈丽丹.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4):106-109.
被引量:33
9
曹琳.
本科生导师制下的高校绿色教育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23(4):65-66.
被引量:7
10
周鸿勇,李生校.
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0):104-108.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57
1
沈贵鹏.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亚道德试探——兼谈德育转型[J]
.当代青年研究,1999(3):2-6.
被引量:20
2
黄卫国.
高职院校班级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40-41.
被引量:5
3
方展画,张凤娟.
新型德育模式探索——浙江省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调研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46-50.
被引量:7
4
蒋一之.
从注重“规范”到注重“发展”——当代德育改革的基本特点与趋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2):37-40.
被引量:14
5
路志平,王献辉.
学生人人有导师 教师个个都育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构想[J]
.班主任之友,2005,41(4):7-10.
被引量:3
6
郑连荣,门相海.
实施全员班主任制 提高学校育人水平[J]
.中小学管理,2005(7):53-53.
被引量:4
7
杨金土.
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65-68.
被引量:86
8
林若红.
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141-142.
被引量:11
9
檀传宝.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
.教育研究,2007,28(4):32-34.
被引量:46
10
钱丽欣,施久铭.
以整体力量擎起每一个人——记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的“师师科主任,生生科代表”制度[J]
.人民教育,2007(12):44-4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邱兴萍.
创新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0):98-101.
被引量:5
2
杨姝.
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
.基础教育研究,2013(18):11-14.
被引量:8
3
陈国强.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企业德育导师制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8):71-73.
被引量:2
4
傅玉峰,张红彦,蒋青桃,张晓蕾.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研究回顾[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00-200.
被引量:2
5
刘佳卓.
校企联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2015,3(2):5-8.
6
贾文娟.
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对学生能力提升情况的调查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11):19-22.
7
周琦.
基于德育导师制的高职品牌学生干部培养研究[J]
.电大理工,2018(3):72-74.
8
吴春玲.
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探究[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8):72-73.
9
秦明辉,王瑨.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三学四类五型”育人共同体模式探究[J]
.文教资料,2020(16):129-131.
10
林春波.
学业导师制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5):35-3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祖亮.
德育导师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12-14.
被引量:5
2
杨姝.
德育导师制的实践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4(3):9-11.
3
刘莉莉.
我国德育导师制研究综述[J]
.教育科学论坛,2014(7):70-72.
被引量:1
4
凌丁.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教论坛,2014(12):96-98.
5
陈丽微.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发展[J]
.文教资料,2015(6):108-109.
被引量:3
6
高敏.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德育工作的创新[J]
.亚太教育,2015,0(9):191-192.
7
张宁.
社会性偏差与职业院校课程改革[J]
.亚太教育,2015,0(9):202-202.
8
陈珊珊.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研究[J]
.科技视界,2015(27):243-243.
被引量:1
9
韩天学.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模式探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5(8):102-105.
被引量:5
10
戴春平,廖远兵.
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德育社会化现状调查分析——来自部分高职院校及企业的调查[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6):115-120.
1
赵凤华.
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模式初探[J]
.文学教育,2013(10):84-85.
被引量:3
2
潘娟娟.
浅析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
.巢湖学院学报,2007,9(4):125-127.
3
勾友.
略谈“德育导师制”实现了教学与德育高效融合[J]
.中国校外教育,2008(2):4-4.
被引量:2
4
刘彩莲,刘淑芝.
实施“德育导师制” 提高育人的实效性[J]
.成才之路,2007,0(26):8-9.
被引量:1
5
蔡锦峰.
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94-95.
被引量:4
6
黄莹.
基于“一校三门”德育管理模式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0(5):26-26.
被引量:4
7
邱房彬.
实施精细德育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就业文明行为养成[J]
.福建教育(职成版)(E版),2012(3):62-63.
8
李敏华.
脱离陈旧模式 让德育生动高效[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4):78-79.
9
龚彬.
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59-60.
被引量:1
10
张洪舜.
优化德育管理模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
.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2009(11):44-46.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