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能否发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在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能否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能否适应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作者
鲍卫
机构地区
南京铁道职业学院苏州校区高职教育研究所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98,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
专业教学团队
分类号
G71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王泽华.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质量的提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
.现代交际,2009(8):9-10.
被引量:1
2
杨涛,郑芳.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2009,26(6):122-123.
被引量:8
3
杜学元,周兰英.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13-15.
被引量:6
4
胡克军,黄薇.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18):76-7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戴宝富.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求实,2006(z2):259-260.
被引量:6
2
吴泽军.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66-66.
被引量:4
3
郭德侠.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教育与职业,2005(29):18-20.
被引量:53
4
钟秉林,张健,张斌贤,刘欣尚,丛立新.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1):12-14.
被引量:13
5
黄丽萍.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06(3):271-272.
被引量:61
6
廖克玲.
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5):103-104.
被引量:13
7
赵宝芳,孙百鸣.
中外高职教育师资素质的比较研究[J]
.职教论坛,2006,22(06X):62-64.
被引量:10
8
陈雨海.
以职称政策为导向 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全国部分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的调研和分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65-67.
被引量:8
9
徐冰.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9S):345-345.
被引量:63
10
张瑞杰.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0S):62-64.
被引量:89
共引文献
21
1
许俊生,张林龙,浦爱东.
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机制体系创新探析[J]
.大家,2010(24):189-189.
2
谢臣英.
实践导向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99-103.
被引量:1
3
袁宁.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9(4):60-61.
被引量:1
4
赵惠琳.
以科学有效的理念建设好高职院校教学团队[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3):56-58.
5
周澜.
论技能型学生社团对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0):63-64.
被引量:3
6
冶雅晰.
农业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提高探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212-214.
被引量:2
7
古凌岚.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J]
.高教论坛,2010(2):127-129.
被引量:15
8
张彩侠,曹彬.
中职升高职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时空,2009,5(9):38-39.
9
徐振宇,苗景国.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三个转变”[J]
.当代经济,2010,27(9):124-125.
被引量:1
10
林孟晖,余超,海丽其古丽·亚森.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245-24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王莉,杨俊伟,刘鹏,徐志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20,0(16):175-175.
被引量:9
2
李梦卿,邢晓.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07-114.
被引量:95
3
邵建华,姜楠,冯佳,杨庆华.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4):98-101.
被引量:7
4
蒋筱瑜.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14(5):86-87.
被引量:12
5
孙露,王亚南,林克松.
高职新入职专业教师培训现状、需求及建议[J]
.职教论坛,2015,31(14):8-13.
被引量:15
6
王保平.
高校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薪酬制度研究[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9):15-15.
被引量:15
7
陈慧.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顶层设计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7(18):80-83.
被引量:21
8
涂三广,楼平,尤源.
企业主导的教师企业实践:归因、模式与改进——以高职机电专业新教师入职教育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6):90-96.
被引量:15
9
徐金华.
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9):80-81.
被引量:3
10
李明慧,曾绍玮.
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8,0(22):45-51.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
1
刘欣,李雪.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1):62-64.
被引量:3
2
徐莺.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3):6-9.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王红艳,张先庚,黄萍.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评价现状及启示[J]
.科教导刊,2023(25):83-85.
2
施红星,赵方庚.
汽车驶向电子化发展之路[J]
.中国机电工业,2000(11):18-19.
3
杨林.
“双高计划”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数码设计,2020,9(10):131-131.
4
肖怀秋,李玉珍,周全,赵一纯,刘军.
“校企双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存在问题与对策[J]
.化工设计通讯,2021,47(2):102-106.
被引量:5
5
巴佳慧.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师资融通建设研究——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视角[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1):55-59.
被引量:1
6
王琴,沈昀.
“双高计划”背景下园林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策略[J]
.现代园艺,2021,44(7):183-184.
被引量:1
7
危英.
新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21(25):116-118.
8
巴佳慧.
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学标准编制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5):39-43.
9
张景.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9):103-106.
10
王秋夜.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质量提升的实然、应然与必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6):1-5.
被引量:3
1
江新华.
项目化教学理念下医学生物学课程改革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4):129-130.
2
周佳球.
从教师的角度看高职教育的教师发展问题[J]
.职业教育研究,2009(3):71-72.
被引量:5
3
李彭,任忠佐.
解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思路[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129-129.
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
.人民教育,1993(4).
5
陈宗胜.
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9):11-12.
6
沈莉瑛.
试论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初探[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17-217.
7
张怀君.
健全民办教育制度,提高民办教育质量[J]
.天津教育,2015,0(4):17-17.
8
于显坤.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19-120.
被引量:1
9
袁成钧.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北京市石景山区解决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探索[J]
.中小学校长,2006(6):33-35.
10
王厚福.
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5(20).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