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从人才培养计划、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科研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科研创新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
王辉
宋春初
机构地区
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出处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73-75,80,共4页
Journal of Hebei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Quarterly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内涵
现状及原因
培养途径与方法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9
1
王茹,王玉华.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3(1):53-56.
被引量:35
2
毕开凤.
论当代大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激发与培养[J]
.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1):63-65.
被引量:15
3
吕春燕,孟浩,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7.
被引量:38
4
尹喜云,李鹏南.
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99-100.
被引量:38
5
阎小平,成旭.
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市场周刊,2008,21(6):83-84.
被引量:11
6
王海燕,涂敏.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从本科生抓起[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168-168.
被引量:10
7
蒲俊文.
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6):150-150.
被引量:7
8
彭安,向本琼,张根发.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10(2):75-79.
被引量:15
9
唐铁军,王平祥,王春潮.
课内外结合,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9-22.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王战军,周海涛.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三)[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10-13.
被引量:99
2
李寿德,李垣.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24-27.
被引量:49
3
马陆亭,马桂荣.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边界条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60-61.
被引量:5
4
孔寒冰,叶民,王沛民.
国外工程教育发展的几个典型特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57-61.
被引量:35
5
李荫榕,孟庆伟.
国有大型企业为何难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4):23-25.
被引量:8
6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
.江苏高教,2004(6):117-120.
被引量:52
7
钟玲.
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2):104-106.
被引量:10
8
徐冠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J]
.中国科技产业,2005(4):9-13.
被引量:12
9
潘云鹤.
论研究型大学工科学生的能力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1-4.
被引量:55
10
赵金秀,卢文军,蒋建文.
研究型大学研、本互动式学生科研训练新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医学科研英才中心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70-7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85
1
刘秋燕,唐根丽.
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6):11-13.
2
张都应,刘珠梅,张宏旗.
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加强原始创新、推动科技进步[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6-9.
被引量:4
3
王世山.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48-51.
被引量:16
4
张春燕,马其华.
大学生科研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文教资料,2008(33):162-164.
被引量:3
5
洪晓军.
自主创新战略下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J]
.高教与经济,2008,21(1):24-27.
被引量:2
6
陆根尧,云鹤.
基于要素密集度视角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S2):295-304.
被引量:5
7
赵凯,毕影,魏珊.
基于评分综合法的农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
.高教论坛,2013(2):29-32.
被引量:2
8
贾方亮,毕英慧,林林.
以电子设计竞赛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8):45-46.
被引量:10
9
庄军,邓宏兵,蔡靖方.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5):11-13.
被引量:30
10
王玉胜,朱俊峰.
军校学员科研能力培养浅探[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4):138-139.
同被引文献
43
1
宋禾.
论方法[J]
.学术交流,1995(5):76-79.
被引量:7
2
林晶.
创新概念进入科学哲学论域的认识论意义[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3-76.
被引量:3
3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12):27-28.
被引量:45
4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红,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
王根顺,王辉.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44-48.
被引量:65
6
李正,林凤,卢开聪.
美国本科生科研及对我国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3):79-85.
被引量:49
7
邱学青,李正.
加强本科生科研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0(6):36-37.
被引量:21
8
黄锁义,李容,潘乔丹,黄世稳.
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11(2):22-24.
被引量:86
9
郑燕林,李卢一.
“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概念框架:目标、构成、特征与培育[J]
.远程教育杂志,2011,29(2):44-49.
被引量:13
10
钟芳冰,彭灿,陈悦.
团队氛围对个体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J]
.价值工程,2011,30(15):12-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史惠,钱晖,许文荣.
“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新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0(31):27-28.
被引量:1
2
蒋学.
面向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管理服务思辨[J]
.职教论坛,2014,30(20):18-21.
被引量:3
3
吴德群.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
.百色学院学报,2015,28(5):160-163.
被引量:3
4
任红红,戚佳.
科研实践共同体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科技和产业,2022,22(5):99-10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史惠,钱晖,许文荣.
“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新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0(31):27-28.
被引量:1
2
陈宏伟.
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指向性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7):55-57.
被引量:1
3
张冰清.
学业导师支持型领导行为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J]
.亚太教育,2016,0(35):176-176.
被引量:1
4
刘旭东,孙维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3):120-123.
5
胡维芳,翟友华.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4):88-96.
被引量:8
6
赵秋宇,王洁明,曲怡,李珍一.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探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生助理创新模式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4):168-170.
被引量:1
7
袁燕,娄小平.
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0):3793-3796.
被引量:1
8
皇甫卫忠,李丽君,刘中华,赵子豪,闫爽,高瑞英.
“双轨”背景下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2):127-130.
9
李文轩,程业好.
基于知识性课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商业故事,2018,0(16):147-147.
1
刘永忠,薛宇红,刘飞清,冯霄.
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创新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换位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05,22(1):13-19.
被引量:24
2
范洪辉,叶飞跃,朱洪锦,朱广萍.
基于项目导向与情景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5(16):70-73.
被引量:5
3
章媛.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职校生口语交际能力[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47-48.
被引量:1
4
王发昌.
培养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研究[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125-126.
5
陈虹.
具有印刷特色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的探索[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5(4):85-88.
被引量:1
6
潘亚春,李世新.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11):62-62.
被引量:1
7
肖伦友,蒋智慧.
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89-190.
被引量:8
8
常磊,王俊,张安华.
浅议科研活动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为例[J]
.商业文化,2011,0(9X):252-252.
被引量:1
9
李华荣.
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77-79.
被引量:2
10
蒋林彬,刘英芹,白玲.
设立科研实践积分,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
.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1):1006-1008.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