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观念史逻辑”的镜像参照与哲学研究规范之寻绎——关于建立“中国哲学评论学”的思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严肃的哲学对话何以可能?因何可能?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何得到哲学家群体和整个学术共同体以至整个社会的认肯?古今中外,普通民众寄希望于哲学和哲学自身向民众所提供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哲学家不被理解、哲学成果不被重视、哲学本身被轻视甚或放逐,就成了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为着健康的哲学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为着哲学共同体内优良的学术理性的确立以及某种责任和道义的担当,我们需要以思想史的逻辑和观念史的立场,吁求一种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哲学评论学的出场。凭借严肃的哲学评论实践,促使进入哲学评论领域内的诸多研究成果显露其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从而帮助其从理论的深度、广度两方面,更清楚、更灵活、更多层次地廓清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作者 袁祖社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4

  • 1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26-31. 被引量:38
  • 2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4(1):1-12. 被引量:109
  • 3.Habermas and Modernity[]..1985
  • 4J. Habermas.Authonomy and Solidarity[]..1986
  • 5S. N. Eisenstadt.Patterns of Moderuity[]..1987
  • 6.Habermas: CriticalDebates[]..1982
  • 7J. Habermas.The New Obscurity: The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te and the Exhaustion of Utoopian Energ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1986
  • 8.Wilhelm Dilthey, Selected Writings[]..1976
  • 9Habermas,J.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Praxis International.1992
  • 10Habermas,J,Jeremy J.Shapiro,tr.Towards a Rational Society:Student Protest,Science and Politics[]..1971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