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故都之秋”“悲凉”的另一种解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郁达夫的《故都之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意味隽永。作者抓住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统领全篇。“清”和“静”是“悲凉”的具体特征.“悲凉”才是本文的主旋律和主色调。在扎根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后发现我们所理解的“悲凉”与以往大量的赏析这篇文章下的“悲凉”有所不同,那就是“悲凉”后展现一抹令人兴奋地亮色,透露出明媚、乐观、喜悦的情调。这种“悲凉”实在难求.是郁达夫奋力猖求的土膏界.
作者 乔军豫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期61-61,45,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旷新年.郁达夫独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0.
  • 2黄清华.散文写作艺术指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 3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 4林德成.(故都之秋)疑难解答[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