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问)之问》由上海音乐学院朱世瑞教授创作,是一部为竹笛与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乐作品。12首小曲一气呵成,是用音乐幻想对屈原《天问》的12次设问。乐队音响单纯而不单调,简洁而不简陋,通畅而不通俗。本文主要是针对《(天问)之问》的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形态进行分与研究,清晰地了解这部作品自身特殊的作曲技法、独特的音乐语汇。这部作品音乐语言风格迥异、构思技法新颖,折射出了作曲家对历史、对民族、对当代、对人生的思考和见解,体现出作曲家在寻求民族风格与国际化交融、传统素材与现代技术贯通、个性表达与共性感受契合、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衔接的道路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作品鲜明的多元性(跨文化、多语言),不仅体现在选材上,在其配器中也得以体现。竹笛是中国吹管乐器之一,而乐队主要是西洋管弦乐器为主。乐队的音响,空间流白与气息律动的舒展交融,临越这背景之上的竹笛时而飘逸灵动,时而凄厉苍茫,一次次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文本展开对问,反映出"道器合一,神形兼备"的艺术创作境界。
出处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5,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