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汉阳逻古地震遗迹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日,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武汉阳逻古地震遗迹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初步厘定了"红柱子"(江娃利等暂称)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以新,其性质为古地震楔。2010年6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项目组野外工作过程中,
作者
邵长生
机构地区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2年第1期91-91,共1页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
关键词
地震遗迹
武汉
地质环境调查
地质调查
中更新世
形成时代
野外工作
长江中游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1
邓乾忠,彭练红,陈林.
襄樊~广济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发展演化[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18(B12):17-21.
被引量:9
2
刘传正.
长江上游川峡二江续接地段岸坡演变过程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1):50-54.
被引量:19
3
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
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网纹的成因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240-248.
被引量:17
4
向芳,朱利东,王成善,李永昭,杨文光.
长江三峡阶地的年代对比法及其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2):162-166.
被引量:43
5
张叶春.
长江三峡贯通的时代及意义[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2):52-56.
被引量:24
6
孙祥,杨子荣,赵忠英.
主应力方向地质力学分析法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81-83.
被引量:7
7
李勇,周荣军,A. L. Densmore,M. A. Ellis.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J]
.第四纪研究,2006,26(1):40-51.
被引量:156
8
关康年,鄢志武.
江汉平原北缘的下更新统[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0,15(5):481-486.
被引量:12
9
马永法,李长安,王秋良,杨勇,陈国金,焦焕美.
江汉平原周老镇钻孔砾石统计及其与长江三峡贯通的关系[J]
.地质科技情报,2007,26(2):40-44.
被引量:34
10
范代读,李从先.
长江贯通时限研究进展[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2):121-13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
1
陈立德,邵长生,王岑.
武汉阳逻王母山断层及地震楔构造研究[J]
.地质学报,2014,88(8):1453-1460.
被引量:8
2
陈立德.
也谈长江上游“川峡二江”续接贯通的时限和机制[J]
.华南地质,2022,38(2):250-2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齐信,陈州丰,邵长生,陈立德.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被引量:15
2
杨帆,郝志红,张舜尧,刘华忠,王成文,凌其聪.
长江武汉段冲积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学报,2016,90(8):1955-1964.
被引量:8
3
吴能杰,柏道远,李彬,杨少辉,钟响,曹顺红.
长沙—湘潭一带第四纪断裂体系及形成背景探讨[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7,33(4):372-382.
被引量:1
4
柏道远,吴能杰,陈俊,李彬,杨少辉,钟响.
湘潭九华奔驰路剖面第四纪小断裂及其构造应力场研究[J]
.华东地质,2018,39(2):81-89.
5
魏方辉,杨少辉,赵伟,刘庚寅,罗来,曹顺红,赵睿成.
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下更新统层序地层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8,34(2):93-106.
被引量:2
6
Zhong-hai Wu,Chun-jing Zhou,Xiao-long Huang,Gen-mo Zhao,Cheng-xuan Tan.
Main active faults and 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Based on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survey[J]
.China Geology,2020,3(2):314-338.
被引量:7
7
Lihui Wu,Dun Wang,Ziguang Lei,Jing Fu,Shuai Min,Xianbing Xu,Sarina Bao.
Campus Vibration in Nanwangshan Campu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t Wuhan Monitored by Short-Period Seismometers[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20,31(5):950-956.
被引量:6
8
陈立德.
也谈长江上游“川峡二江”续接贯通的时限和机制[J]
.华南地质,2022,38(2):250-264.
被引量:2
9
王毅,郭炳跃,郭东峰,张斌,苏晶文,戴俊成.
长江安庆段河谷区第四系沉积特征与古河道演化[J]
.华东地质,2023,44(3):300-312.
被引量:2
10
陈立德,邵长生.
长江砾石层及其区域对比[J]
.华南地质,2024,40(3):528-537.
1
牛润喜,何申红.
太原市发现古地震遗迹[J]
.防灾博览,2005(4):24-24.
2
刘雨田.
天津地区古地震遗迹及其研究意义[J]
.地震学刊,1989,9(4):149-151.
被引量:1
3
申屠炳明,徐煜坚,汪一鹏.
韩城断裂的活动特征及断裂带古地震遗迹的初步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1990,8(1):1-10.
被引量:17
4
王富葆,张捷,李升峰,申旭辉.
西藏南部定日盆地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1994,39(8):731-733.
5
陈立德.
武汉外围浠水等地发现新生代玄武岩火山口[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27(4):272-272.
6
谢瑞征,丁政,李端璐.
江苏宿迁发现古地震遗迹[J]
.地震地质,1990,12(4):378-379.
被引量:11
7
黄秀铭.
岩溶古地震遗迹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2004,26(2):281-291.
被引量:3
8
毕福志,袁又申,林(光夭)光,周彩中.
福建莆田海岸距今2855年的大震及华南海岸带的古地震遗迹[J]
.中国地震,1991,7(1):73-79.
被引量:1
9
黄文者,方国平.
Mapgis软件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建设系统中的应用[J]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2):60-64.
被引量:1
10
周志高,林爱文,王伦澈.
长江中游城市群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4):563-571.
被引量:3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