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爱尔兰公众伦理意识的觉醒及其途径——对叶芝《炼狱》弑父杀子情节的一种解读

Awakening of the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Irish Public and Its Route: An Interpretation of Patricide and Filicide in Yeats’ Purgato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叶芝的剧作《炼狱》通过弑父杀子的情节悲剧性地向观众展示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文化状况,体现了作家对爱尔兰社会道德沦丧和伦理秩序失衡的焦虑。在贵族阶级衰落和中产阶级兴起这一独特的伦理环境中,叶芝主张通过爱尔兰的文艺复兴,传承贵族的有字传统和普通民众的无字传统,用传统文化和其价值观念来推动爱尔兰公众伦理意识的觉醒。在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中,叶芝选择的是一条文化民族主义的道路。 The patricide and filicide in Yeats'Purgatory gives a tragical pres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dition of the Irish society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and reflects the play wright's worry about the moral degeneration and ethical disorder of the Irish society.In the particular et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all of the nobility and the rise of the bourgeoisie,Yeats advocates the revival of the Irish culture,believing that by inheriting the aristocrat's written tradition and the ordinary mass'oral tradition,he can awaken the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Irish public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lu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Yeats adopts a cultural nationalist route to the emancipation of Ireland.
作者 何林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2,共8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何林主持的贵州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叶芝戏剧研究"【项目编号:11GZYB1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叶芝 《炼狱》 伦理蒙昧 伦理环境 Yeats Purgatory ethical chaos ethical environ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2

  • 1王松林,王晓兰.“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昌顺利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3):167-167. 被引量:1
  •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5):16-24. 被引量:280
  • 3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第20页.
  • 4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 5莎士比亚.《哈姆莱特》[A]..《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3页.
  • 6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 7佛克马易布思 林书武 陈圣生 施燕 王筱芸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 8.《尼各马科伦理学》[M].,.1103a1--24,第27--28页,1103a30--1103b26,第28--29页.
  • 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见《甄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236页.
  • 10荷马.《伊利亚特》第24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共引文献4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