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股市过度反应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DeBondt和Thaler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数据,通过构建输家组合和赢家组合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市场在不同的时期,分别表现出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特征。在我国市场上,投资者单纯使用反转策略或者惯性策略都不能持续的获取高收益。
作者
张仪
高杨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外资》
2012年第8期176-177,共2页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关键词
过度反应
赢家组合
输家组合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04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Werner F.M.De Bondt and Richard Thale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5.
2
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
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
.经济研究,1998,33(5):58-64.
被引量:178
3
赵宇龙.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1998,33(7):41-49.
被引量:475
4
张强,杨淑娥,戴耀华.
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46-5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Debondt,W.F.M.,R.H.Thale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85,40:793-808.
2
Debondt,W.F.M.,R.H.Thaler.Further evidence on investor overreaction and stock market seasonality[J].Journal of Finance,1987,40:557-581.
3
Jegadeesh N.,S.Titman.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65-91.
4
Ahmet B.,C.Nusert.Do markets overreact? 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9,23:1121-1144.
5
Rouwenhorst K.G.International momentum strategies[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267-284.
6
Jegadeesh N.,S.Titman.Prob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J].Journal of Finance,2001,56:699-720.
7
Chan K.C.On the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8,61:147-163.
8
Fama E.F.,K.R.French.Com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 and bond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3,33:3-56.
9
Barberis N.,A.Shleifer,R.Vishny.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49:307-343.
10
Daniel K.D.,D.Hirshleifer,A.Subrahamanyam.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1839-1886.
共引文献
604
1
郑登津,李宇儒,翟慧君.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与新股定价效率[J]
.会计与控制评论,2023(1):41-77.
2
何维,王小华.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金融评论,2021(1):95-120.
被引量:14
3
程新生,武琼,修浩鑫,柳扬.
企业研发投入波动与信息披露:投资者创新包容视角[J]
.经济研究,2022,57(6):191-208.
被引量:21
4
晏超,张子怡.
五要素估值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会计信息有用性:事实与反思[J]
.当代会计评论,2023(1):102-131.
5
张华玲,张元.
论中国股市中的投机行为[J]
.中国电力教育,2007(z1):73-75.
被引量:1
6
原红旗,黄倩茹.
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预测评级比较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2007,5(3):285-304.
被引量:104
7
赵选民,戚晓莉.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中国市场,2008(1):38-39.
被引量:2
8
徐浩峰,王正位.
盈余持续性特征与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经济影响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S1):13-20.
被引量:6
9
蒋基路.
季度现金流信息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2):50-55.
10
杜俊涛,周孝华,杨秀苔.
不同发行制度下IPOs发行价格中会计信息含量[J]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215-219.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善民,朱滔.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基于证券市场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80-86.
被引量:93
2
杨安华.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短期价值效应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88-92.
被引量:6
3
李京真.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并购市场变化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J]
.上海金融,2006(12):45-47.
被引量:11
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美]罗斯(Stephen.A.Ross).公司理财原理与运用(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干亚平.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十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
蒂姆·科勒,马克·戈德哈特,戴维·威赛尔斯.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9
干胜道,吕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正道与歧路[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5-10-30.
10
吕飞,干胜道,赵阳光.基于管理力学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管理学家(实践版),2015,(6):70-81.
引证文献
1
1
吕飞,干胜道,冯亚星,孔俊雄.
基于并购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7(3):67-7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丛莎.
关于市值管理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J]
.市场周刊,2016,0(9):14-15.
被引量:1
2
韩勇,吕飞,干胜道,孔俊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内含价值分层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
.经济研究参考,2017(25):93-106.
被引量:4
3
张慧敏,潘婧.
混合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8(22):157-161.
被引量:7
4
李旎,郑国坚,于贝贝.
市值管理与高管薪酬契约效率[J]
.财会月刊,2019(6):27-34.
被引量:3
5
王臣阳.
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市场,2019(14):53-54.
被引量:1
6
张改英.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财务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20(17):115-116.
7
陈浩.
基于非基本面因素的市值管理策略研究[J]
.价值工程,2020,39(29):21-26.
1
邓可斌,段西军.
隐性交易成本与资产定价——基于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票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贸研究,2007,18(4):77-84.
被引量:3
2
黄磊,邹昆仑,陈普.
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反应不足还是反应过度?——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验数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3):121-126.
被引量:3
3
孙友荣,张玉明.
基于KMV模型的锦州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7):184-187.
被引量:1
4
廖理,梁昱,张伟强.
谁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博彩”?——基于个人投资者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6(6):677-684.
被引量:21
5
周琳杰.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赢利性研究[J]
.世界经济,2002,25(8):60-64.
被引量:134
6
黄俊,陈平.
我国股市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J]
.理论月刊,2009(6):91-94.
被引量:4
7
冯亚南,肖庆宪.
Merton模型在非有效市场中的适用性分析[J]
.商业时代,2008(36):64-65.
被引量:1
8
师智斌,陈立潮,靳雁霞.
基于神经网络的股票交易数据的预测研究[J]
.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24(6):412-415.
被引量:8
9
代文玲.
沪市A股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93-95.
10
马春光,邱妘.
基于沪深股市的CAPM适用性检验[J]
.会计之友,2008(29):108-110.
被引量:2
中国外资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