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390-391,共2页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6
-
1高静川.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152-155. 被引量:13
-
2王丽,章喜明.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北方药学,2013,10(4):164-165. 被引量:4
-
3杜祥培.试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及其标准[J].中国大学教学,2005(2):47-48. 被引量:47
-
4王红红,冯超,肖中俊.基于TQM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211-213. 被引量:5
-
5许江勇,胡志海,杨玉龙,王菊,周丽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现状分析[J].大学教育,2016(12):181-182. 被引量:4
-
6毕颖,于三三,张学军,张福群,李雪.成果导向背景下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的责权划分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2):93-9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3
-
1房贞政,陈兴明,周加灿,汤德平,沈斐敏.抓住教学质量关键环节 提高质量监控与保障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05(8):35-36. 被引量:14
-
2Ahmed N U. Incorporat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to TQM [ J ].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2001,42 (1) :25 -30.
-
3舒火明,王琰春.探索之路--海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371-372.
-
4纪霞,高成.二级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监控作用及意义[J].机械管理开发,2008,23(5):154-155. 被引量:3
-
5王小燕,梁生旺,戴华芳,李小英,杨苑芬.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83-84. 被引量:6
-
6吴虹.建立健全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110-112. 被引量:21
-
7刘凤,方秀新,张力,倪艳波,刘骙骙.教学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63-65. 被引量:9
-
8黄江丽,董春欣,赵延辉.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4):1-2. 被引量:5
-
9许文.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权力解析[J].黑河学刊,2011(7):22-24. 被引量:4
-
10马玉涵,金光明,董杰,孙玉军,赵岩.加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安徽科技学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201-20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65
-
1姜山秀,王学军.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26-27. 被引量:4
-
2李榆梅,贾晓娟,贾文雅,杨德花.我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20-22. 被引量:4
-
3尹生,王昕旭.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2):23-26. 被引量:9
-
4胡顺东,付春林,龚承友,庄奇新.基于RIS/PACS系统建立数据集成和挖掘平台在影像教学、科研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12,21(4):307-310. 被引量:4
-
5郑秀红.以和谐理念塑造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26(6):121-124. 被引量:1
-
6文戈,张雪林,马著彬.PACS在影像资料库构建中的作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3):45-45.
-
7唐建国.试论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6(2):7-8. 被引量:2
-
8陈慧,张晓珠,刘济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1):7-10. 被引量:27
-
9王福刚,迟宝明,肖长来,卞建民.关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13-116. 被引量:2
-
10张君,步捷,王旭霞,张文娟.口腔正畸学专业硕士培养的体会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60-36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
-
1宋宇,曾凤英.铅中毒误诊报告[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19(3):200-200. 被引量:2
-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379~1 398.
-
1陈世惠,赛光荣.药源性铅中毒1例报告[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7,12(1):59-60.
-
2王新民,张光学,盖修海.药源性铅中毒误诊原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0,16(3):15-16.
-
3寿涓,周月明,张丽杨.药源性铅中毒1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2001,8(4):328-328.
-
4徐普琴,李锋,仉中举.以腹绞痛、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药源性铅中毒1例[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2):150-150. 被引量:2
-
5文剑波,苏小青,李兴,贺香毓,龚敏.药源性铅中毒致腹绞痛(附12例报告)[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1,1(6):516-517. 被引量:1
-
6姜雅静.药源性铅中毒2例报告[J].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59-1259.
-
7谢保容.药源性铅中毒继发糖尿病一例[J].临床医学,2015,35(8):124-125. 被引量:1
-
8焦晓敏,唐洪伟.药源性铅中毒腹绞痛误诊为阑尾炎1例[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21(6):350-350. 被引量:3
-
9郭涛,钱家鸣,王立,方秀才,朱峰,孙钢.药源性铅中毒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2010,15(1):29-31. 被引量:5
-
10周于波,谢南英.药源性铅中毒浅谈[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8,5(6):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