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微效基因累加作用和某些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即青少年时期形成骨峰值及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本质是骨组织的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方面与年龄增长相关机体自然衰老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的营养、生长发育、疾病、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等因素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性因素,后天因素的影响仅占20%~30%.1999年,我国第一届骨质疏松诊断研讨会制定了〈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描述如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
作者 王象腾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2期195-196,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胥少汀.中老年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98-1207.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