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新文学的空域背景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世界甚至宇宙的空域背景中考量"五四"新文学,其学术意义便是突破从时代角度考察文学背景的单一性思路,并可整合文学中的地方色彩、"福斯泰夫式的背景"以及"都市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命题。文学的空域背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作品展现的具体场景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但又有着原则的区别和鲜明的学术界限,它是指文学构思和文学写作中的空间因素和地域因素,承载着并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出某种文化、思想乃至政治的内涵。五四新文学的空域背景,就是新文学家在构思乃至文化写作中作为背景起着某种参照、召唤作用的空间和地域因素,这种空间和地域因素往往带着相当浓厚的文化内涵、思想意味乃至政治寓意。
作者 朱寿桐
机构地区 澳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5,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46页.
  • 2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 3林纾.《附林琴南原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72页.
  • 4周作人.《人的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95页.
  • 5吴福辉.寻找多个起点,何妨返回转折点——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一[J].文艺争鸣,2007(7):56-58. 被引量:11
  • 6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J].小说月报,.
  • 7[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8、372页.
  • 8钱玄同.《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52页.
  • 9蔡元培.《总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 10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共引文献53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