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发生演变,并在原有意义和形式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和结构。近年来互联网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生僻字,这些字与古汉字和方言字有着密切的渊源,但又被当今的网民赋予了新的含义。本文在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下阐释网络生僻字字形、字义、字音的生成理据,揭示了认知活动与语言使用和创新的相互联系。
作者
干敏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3期118-120,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网络生僻字
概念整合
糅合
截搭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晶晶.
网络新字现象述评[J]
.汉字文化,2011(2):70-73.
被引量:6
2
沈家煊.
“糅合”和“截搭”[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4):5-12.
被引量:253
3
Ronald W L: 《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sr》,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1年,第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贾娇燕.
谈纯粹新造字[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1):76-78.
被引量:7
2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2
3
沈家煊.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4):32-34.
被引量:13
4
沈家煊.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
.中国语文,2006(4):291-300.
被引量:238
5
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戴东原集》,中华书局,1989.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7
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书店,1988.
8
百度百科“囧”:http://baike.baidu.com/view/181979.htm.
9
百度百科“巭”:http://baike.baidu.com/view/541158.htm.
10
百度百科“圐圙”:http://baike.baidu.corn/view/313799.htm.
共引文献
257
1
黄小利.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新词构建机制研究[J]
.作家天地,2020(21):10-11.
2
郝晓慧,史金生.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2024(1):98-108.
3
束定芳.
论语言表达的转喻特征[J]
.外语导刊,2024(1):18-28.
4
张梦筠.
流行语“特种兵”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字文化,2024(12):10-13.
5
谭逸姝.
运用“糅合”与“截搭”分析现下流行语[J]
.汉字文化,2022(12):13-14.
6
梁永红.
语境吸收与功能扩展——“燃”“爆”用法的演变[J]
.励耘语言学刊,2021(1):203-215.
被引量:1
7
吴怀成,王文丽.
及物性还是作格性:从四组汉语句子说起[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2):16-29.
被引量:1
8
封传兵.
“即”的语法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3):66-68.
9
彭晓.
标记的添加与符号的再符号化——基于重新分析与类推的趋同演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0-124.
被引量:1
10
郝静,贺麟茜.
准定语“N1+的+N2+V+得+R”句式的构式语法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58-59.
同被引文献
2
1
孙静,陈国达.
“囧”流行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90-92.
被引量:1
2
李飞鹏.
浅论汉字构形的象似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79-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蔡文慧.
网络流行生僻字的象似性分析[J]
.汉字文化,2021(S02):24-26.
1
盛其荣.
从MET(93)谈感叹句[J]
.语言教育,1994,0(11):51-52.
2
方平权.
论礼俗与汉语词义形成和发展的关系[J]
.语言研究,2003,23(2):32-34.
被引量:3
3
于瑞丽.
“荤”的词义演变及其原因[J]
.金田,2014,0(2):353-353.
被引量:1
4
闫冬梅.
浅谈语言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J]
.新闻世界,2014(3):176-177.
被引量:1
5
雷冬平.
“透过”的功能及其概念隐喻[J]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93-96.
被引量:1
6
纪燕.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提喻研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45-46.
被引量:1
7
兰强,黎巧萍.
浅析越南的校园流行语[J]
.东南亚研究,2009(4):75-79.
被引量:1
8
王珺.
浅析英语存在句中体现的象似性[J]
.科技信息,2009(10):121-122.
9
周旭,谭静怡.
网络传播词“雷”的语义生成理据[J]
.东南传播,2009(8):109-110.
被引量:1
10
吴艳霞,彭咏梅.
大学英语中名动转用的多元化认知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32(2):19-2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