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课桌文化反映的心理状态及特点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课桌文化是指大学生即席于课桌上书写、刻画的文字、图画等,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课桌文化具有内容丰富、词汇新颖、匿名互动、信息公开、位置靠后、雅俗兼备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课桌文化内容的分析,试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作者
曾妮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课桌文化
大学生
心理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徐德培,陈波.
大学生“课桌文化”语言特点探究——兼论当代大学生的汉语素质问题[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6):84-87.
被引量:3
2
王竹青.
大学校园中“课桌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
.科技信息,2010(15X):107-107.
被引量:3
3
段鑫星,孟令东.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来自1879张书桌的调查[J]
.青年研究,1996(12):32-35.
被引量:8
4
韩劢,张积家.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
.心理科学,2006,29(1):158-161.
被引量:17
5
韩向明.
“课桌文化”与大学生社会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
.青年研究,1991(11):28-35.
被引量:9
6
赵林萍.
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6):101-103.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惠萍,张积家.
揭示多彩人生的奥秘——山东地区一项青年学生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1992(2):21-25.
被引量:6
2
韩向明.
“课桌文化”与大学生社会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
.青年研究,1991(11):28-35.
被引量:9
3
刘易国.
大学“课桌文学”研究[J]
.青年研究,1991(3):15-19.
被引量:11
4
段鑫星,孟令东.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来自1879张书桌的调查[J]
.青年研究,1996(12):32-35.
被引量:8
5
王学臣.
“课桌文化”与大学生心态[J]
.青年研究,1996(1):13-15.
被引量:6
6
王劲松.
课桌文化的语体特征[J]
.修辞学习,2005(3):68-69.
被引量:7
7
韩劢,张积家.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
.心理科学,2006,29(1):158-161.
被引量:17
8
桑哲,鲁国尧.
提高语文素养 重视母语教学——访南京大学中文系鲁国尧教授[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4):4-5.
被引量:11
9
周英洁.
解读大学“课桌文化”[J]
.天中学刊,2006,21(5):89-91.
被引量:6
10
赵林萍.
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6):101-10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2
1
颜炳兰.
大学生交往的心理卫生刍议[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1):15-17.
被引量:2
2
李双双.
大学生课桌文化探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S1):162-165.
被引量:1
3
韩劢,张积家.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
.心理科学,2006,29(1):158-161.
被引量:17
4
赵勤.
大学生外显行为及其健康人格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62.
5
王荣,徐选国,姜峰.
大学生厕所性文化现象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08,17(9):33-35.
被引量:4
6
张世友.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大学课桌文化及其矫正[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156-160.
被引量:2
7
陆开悟,唐柏林.
课桌文化折射出的大学生负面情绪及引导[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2):55-57.
被引量:4
8
王国梁,强恒敬.
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心理发展[J]
.金田,2012(10):326-326.
9
高红菊,闫淳冰,杨志恒.
课桌文化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3-14.
10
高红菊,闫淳冰,杨志恒.
高校“课桌文化”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3):124-125.
同被引文献
10
1
邱宁.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8-100.
被引量:1
2
韩劢,张积家.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
.心理科学,2006,29(1):158-161.
被引量:17
3
马英,高海英.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3):110-112.
被引量:4
4
赵林萍.
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6):101-103.
被引量:12
5
韩劢;张积家.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心理科学,2011(20):307-309.
6
乌英嘎.
班主任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227-228.
被引量:2
7
黄鹏伟.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现状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117-121.
被引量:2
8
曹卫平,徐玲.
高校课桌文化的心理解析与建议[J]
.学理论,2012(36):240-241.
被引量:2
9
余展.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59-63.
被引量:4
10
李立坚.
大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1-7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刘莹.
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现状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1):387-387.
2
宗惠,张艳.
财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探析——基于安徽财经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J]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8):111-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宾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证分析[J]
.时代教育,2017,0(5):251-252.
被引量:1
1
刘一,姚文忠.
论校园文化建设[J]
.生活教育,2007,0(9):34-35.
被引量:1
2
胡娜.
现代教育的课堂莫忽视即席板书[J]
.中小学电教(下),2011(4):37-37.
3
文竹.
班级文化建设“三法”[J]
.湖北教育,2016,0(2):65-65.
4
黄焕新.
感恩教育与小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J]
.心事,2014,0(13):77-77.
被引量:1
5
高美华.
让学生笑对作文[J]
.考试周刊,2010(7):72-72.
6
蒋彩花.
让学生从趣味中获取写作素材[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3(2):32-34.
7
王立红,张庆忠.
让学生告别“撒谎作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0(7):15-17.
8
周铮华,顾成昕,马速.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关系的探讨[J]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3):45-48.
被引量:11
9
解卫东.
课桌文化反映出的学生心态及对策[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74-76.
被引量:6
10
于钟民.
浅谈文化自觉与班级文化建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0(22):15-16.
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