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方果树》
2000年第1期15-15,共1页
Northern Fruits
参考文献4
1 陈振明,樊晓娇.科技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行政论坛,2014,21(5):48-55. 被引量:14
2 叶正飞.基于成果转化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架构与运行思考[J] .文教资料,2017(18):81-83. 被引量:3
3 董兴林,孙珍珍.青岛市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时滞效应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75-79. 被引量:6
4 蔺雷,吴家喜,王萍.科技中介服务链与创新链的共生耦合: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J] .技术经济,2014,33(6):7-12.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45
1 索玮岚,高军,陈锐.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使用效益评估研究——基于时滞效应和关联效应视角[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34-241. 被引量:17
2 赵俊杰.合理使用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J] .中国科技论坛,2005(6):9-12. 被引量:24
3 黄钢,徐玖平,李颖.科技价值链及创新主体链接模式[J] .中国软科学,2006(6):67-75. 被引量:63
4 曹洋,陈士俊,王雪平.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4):20-24. 被引量:53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科学时报,2006.2-10.
6 VISVANATHAN S.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J]. 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NS), 1977,11 ( 1 ).
7 CHERTOW M R. The "Gap" in Commercializing Envi- ronmental Technology[Z]. Prepared for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2001.
8 BRANSCOMB L M, AUERSWALD P E. Between inven- tion and innovation:an analysis of funding for early st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C]. Advanced Technology Pro- gram,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2002.
9 IANSITI M, LEVIEN R. The Keystone Advantag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4,.
10 谌鸿萍.云岩区科技服务链纵向延伸[N].贵州日报,2006-09-13(005).
共引文献55
1 李莹莹,王宏起,王珊珊.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运营活动与服务需求识别[J] .科学学研究,2023,41(2):307-316. 被引量:3
2 范俊雄.大学生海外实习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就业与保障,2020,0(5):145-148.
3 徐磊,杨婷娜.云南省财政科技投入分析[J] .产业科技创新,2019(6):1-3.
4 宋敏.科技中介服务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互动发展研究——基于科技中介服务的视角[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4(12):1-3. 被引量:7
5 王雪原,武建龙,董媛媛.基于技术成熟度的成果转化过程不同主体行为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5(6):49-54. 被引量:17
6 林园春.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J] .区域经济评论,2015(3):64-69. 被引量:20
7 王吉发,敖海燕,陈航.基于创新链的科技服务业链式结构及价值实现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5):59-63. 被引量:29
8 杨青,万兴子,刘星星.“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5,15(8):24-28. 被引量:4
9 袁秋红,郭建宏,江婷.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策略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7):6-8.
10 易高峰,刘万聪.大学科技创新链断裂带修复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16(7):49-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2
1 邵达元.大樱桃病毒病[J] .落叶果树,1989,21(4):41-42. 被引量:4
2 唐晓杰,孟庆繁,杨振国,高文韬.酸樱桃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4):355-357. 被引量:14
3 张素,周建涛,陆维忠.桃无性系砧木GF43微繁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1993,9(3):51-52. 被引量:5
4 孙清荣,孙洪雁,石荫坪,杨建明.莱阳矮樱桃成熟胚子叶不定梢诱导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3):291-293. 被引量:4
5 蒋启林,邓家林,代正林.樱桃砧木COLT的组织培养[J] .四川果树,1994,22(4):13-14. 被引量:6
6 韩文璞.甜樱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2):119-120. 被引量:21
7 刘用生,李友勇.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217. 被引量:190
8 伍克俊,苟永平,贾福明.大樱桃脱毒效果初步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6,27(10):15-16. 被引量:5
9 吴燕民,武延安,吴彦祥,曹孜义.扁桃研究新进展[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1):86-92. 被引量:30
10 张炳华,孙连玉,张淑芹,张宏,耿天化.酸樱桃组培苗两步生根法[J] .落叶果树,1989,21(3):35-3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5
1 刘仁道,廖明安.甜樱桃矮化砧木ZY-1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04(5):61-63. 被引量:6
2 郑红军,刘庆忠.樱桃离体培养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6):69-72. 被引量:2
3 梁佼,程丽娟,陈莹,王黎波,姜长阳.毛地黄优良变异植株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6):11-13. 被引量:4
4 钟晓红,戴思慧,马定渭.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03,20(5):388-392. 被引量:14
5 姜长阳,周晓丽,李萍,刘德利,宁淑香.稠李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4):384-38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8
1 梁志涛,武亚敬,董阳,刘雯斐,刘俊,于祎飞.两个矮化中间砧对红国光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2021(3):12-14. 被引量:1
2 邹英宁,李国怀.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4):76-80. 被引量:5
3 师校欣,杜国强,马宝焜,王惠英,李玎.甜樱桃砧木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J] .果树学报,2006,23(4):538-541. 被引量:19
4 焦淑华,林丽华,李宝江,张淑红.欧李茎尖组织培养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73-577. 被引量:15
5 高喜叶,李晓燕,李明,张相文.几种抗生素对酸樱桃离体培养产生不定芽与再生根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239-243. 被引量:4
6 马骏,张成才,王丽艳.都百凤桃树离体植株再生培养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1):12-15. 被引量:1
7 杨玉珍,王西雨,胡如善,孙廷.半夏的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2010,42(1):10-11. 被引量:8
8 周逊,徐晓舒,陈莉敏.甜樱桃砧木高倍快繁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4):136-137. 被引量:2
9 姜俊卿,冯建荣,张大海,姜新,刘英.正交设计南疆扁桃品种芽组培离体增殖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8):1497-1500. 被引量:3
10 马丹丹,夏国华,金翡翡,李根有.白花天目地黄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J] .广西植物,2010,30(5):686-690. 被引量:2
1 韩东生,吴绛云,郭淑元,张丽梅.樱桃砧木的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J] .北方园艺,1993(3):7-8. 被引量:9
2 徐世彦,马锋旺.樱桃砧木吉塞拉5号组培苗生根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4):30-31. 被引量:1
3 师素恩,马宝焜.PP_(333)在苹果试管苗生根及移栽中的应用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76-78. 被引量:5
4 马宝焜,高仪.苹果试管苗生根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3(3):7-11. 被引量:4
5 张和琴.影响月季试管苗生根诸因素的研究[J] .园林科技通讯,1989(20):34-42.
6 杜学梅,郭黄萍,赵玉军,贺小红,朱文勇.枣试管苗生根及移栽技术[J] .中国果树,1997(4):26-27. 被引量:10
7 却志群.蝴蝶兰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J] .农技服务,2009,26(8):126-126.
8 唐前瑞,谭艳云,于晖.多效唑对非洲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1):29-32. 被引量:24
9 马凤桐,郭春慧,张巧绒.黑穗醋栗茎尖分离培养的研究——Ⅰ暗培养促试管苗生根的效果[J] .陕西农业科学,1990,36(3):18-18.
10 郭延平,李嘉瑞.多效唑诱导猕猴桃试管苗生根的作用机理初探[J] .园艺学报,1995,22(2):189-190.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