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辨:实在论美学解构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7,共8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18
-
1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第3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
2阿德勒:《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
3怀特海.《思想方式》[M].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
4杜夫海纳 韩树站.《审美经验现象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
5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74、194页.
-
6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第445页.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
7叶斯柏森.《语法哲学》第82页.北京 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
-
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第428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9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3.
-
10维特根斯坦等.《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第524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共引文献82
-
1张永清.西方学界论现象学方法及其对美学研究的意义[J].学术月刊,2004,36(8):20-26. 被引量:3
-
2陈新坤.音乐欣赏的"视界融合"[J].人民音乐(评论),2004(6):23-25. 被引量:1
-
3宋惠芳.论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辩证诠释及其引发的思考[J].哲学研究,2001(11):24-31. 被引量:9
-
4吴炜.论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性质[J].人文杂志,2004(5):40-45. 被引量:4
-
5王轻鸿.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当代转型[J].社会科学,2003(11):119-124. 被引量:2
-
6徐岱.走向人学的美学──论当代审美理论的“阿基米德点”[J].文艺研究,2001(5):37-44. 被引量:8
-
7谭容培,宋国栋.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J].文学评论,2004(6):83-87. 被引量:6
-
8张政文.从批判哲学走向文化哲学——论李凯尔特对康德的超越[J].哲学研究,2004(12):39-44. 被引量:1
-
9刘晓明,王丽荣.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119-123. 被引量:21
-
10雷体沛.意象的审美意蕴[J].江汉论坛,2001(10):81-83. 被引量:2
-
1曹冶平.有关“美”的浅见[J].品牌(理论月刊),2012(2):70-71.
-
2李磊.哲学问题的革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2):29-32.
-
3J.拉尔若,雨林.唯心论抑或实在论?[J].世界哲学,1997(3):22-33.
-
4赵粉,魏久尧.浅论圣经中的优美、崇高与丑[J].魅力中国,2014(5):82-82.
-
5陈晓平.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J].哲学研究,2004(4):29-34. 被引量:4
-
6萧永明.论自性与理性[J].浙江佛教,2001(4):159-162.
-
7亓昕.成功的标准是谁给的[J].新智慧(财富版),2005(7):21-21.
-
8黄诗博.浅谈康德审美判断内涵[J].学理论,2016(8):81-82.
-
9严壁.论新世纪审美对象的创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4):217-221.
-
10范明华.论审美对象的发生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3):345-350. 被引量:2
;